本篇文章939字,读完约2分钟
新京报(记者王彩娜)“建筑领域煤耗控制潜力及实施路径研究”课题组近日在北京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住宅存量为3.0163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5.1%。中央控制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2011年12月相比,仍增长了78.4%。为了进一步控制建筑行业的煤炭消耗总量,在控制建筑总量的同时,应加快去库存化的进程。
报告指出,在提高建筑能效方面,未来的中长期工作是不断提高建筑能效标准,实现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能耗、零碳排放。在不久的将来,清洁供暖将对替代散煤和提高能源效率产生巨大影响。
报告预测,城镇新建建筑将全面执行最新的国家建筑节能标准,引导重点地区努力制定能效要求达到75%以上的地方标准,积极开展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的建设示范,鼓励农村住宅按照能效标准进行新建和改造,2018年可节约标准煤800-1000万吨。
报告建议:一是明确城市发展方向,合理规划建筑总量。在全国范围内,首先,充分消耗剩余库存(需求侧促销),利用金融和税收工具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并根据全国不同地区的房地产库存情况采取差异化政策和有序引导。第二,合理控制新建建筑的开发量(供给面推进),从土地来源入手,合理控制商品房供给的增量;将建筑总量纳入城市规划,规划不同区域的建筑能耗类型。
二是注重提高建筑能效,控制建筑能耗强度,不断提高建筑能效标准,完善新型建筑节能技术体系,积极开展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建设,研究探索零能耗建筑。规模推进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推进有条件的新城区和功能公园开展绿色生态城区(街区和居住区)建设示范,实现绿色建筑集中连片推广。
三是深化供方结构改革,推进能源结构优化,扩大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让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产业进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大力发展建筑能源合同管理市场,通过市场机制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从单一建筑工程应用向区域建筑规模应用的分布式利用。
第四,积极推广清洁供暖,节能减排,帮助蓝天。从供应侧和用户侧两端切入,因地制宜地确定替代路线,结合各种形式的清洁煤、电、气、地热、生物质和工业余热,提高清洁率。对于高污染能源消耗,有必要抑制它,形成相关主体的落后机制,间接增加清洁热源的比重。
标题:《建筑领域煤炭消费 控制潜力及实施路径 研究》报告发布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8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