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1字,读完约3分钟
尽管在中法高层会晤结束之前,贸然将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提升到中欧合作水平是不可取的,但在2018年欧盟亚洲外交首次重要亮相的背后,仍有一些细节值得考虑。
马克龙上任后,他的执政风格比他的前任更加活跃。他不仅在大力推进国内劳动力市场改革,还积极参与欧盟事务,强调重塑欧洲,呼吁去官僚化,加强防务合作,推进税制改革,加强青年人跨境交流,加强民主建设。此外,Macron还提议在欧元区核心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统一预算,并设立一个欧元区财政部长和一个欧洲版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基金组织。
一系列行动反映了马克龙的希望,即法国可以与德国并肩站在欧盟治理的前线,而德国在大选后陷入了内阁风暴,这客观上给了法国空抓住欧盟主导声音的空间。
由于“牙买加联盟”未能组阁,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联合党不得不选择与社会民主党再次谈判组阁。虽然联盟党和社会民主党是德国议会中的第一大党和第二大党,在组建内阁方面是“老朋友”,但在今年的德国选举后,考虑到联合组建内阁使它们失去了独特性,社会民主党立即发表声明,称它们将是反对党,不再参与组建内阁。然而,社会民主党之所以能够改变主意,同意参加1月7日至12日举行的联合内阁组建的初步谈判,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道德压力。毕竟,如果社会民主党此时不采取行动,德国将陷入组建少数派政府或重新选举的两难境地。然而,带着道德压力参加内阁谈判也给谈判的进展带来了压力。在谈判开始之前,联盟党和社会民主党就难民和减税问题“分开空交换意见”。在这种背景下,外国媒体认为,德国内阁谈判破裂的风险正在增加。只要内阁组建问题有一天得不到解决,德国就很难在欧盟事务和外交事务中发挥作用。当德国和默克尔忙于与安妮、法国和马克龙打交道时,他们也获得了更多的曝光率,因为他们希望一上台就能在欧盟舞台上取得巨大成就。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年度经济学家调查,顶级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持乐观态度,认为法国劳动力市场改革和由他推动的潜在的德法联盟不仅会促进欧元区的持续经济增长,还会对全球经济做出贡献。
然而,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杨成玉博士认为,从长远来看,受政治和经济影响、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外交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尽管自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以来,外交政策在稳定欧洲一体化和坚持经济全球化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但它也可能被经济实力所困。在欧盟内部,法国的影响力仍然难以与德国相比。无论欧盟实施何种改革,德国都是宏观经济必须依靠的力量。
标题:欧中新互动,为何法国打头炮?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0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