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3字,读完约3分钟
今天是世界粮食日。 小编带着大家温暖老一代革命家的痛苦朴素,带着勤俭节约的精神,我们一起在生活中实践吧! 老一代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反复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本色和高风亮节,向全党、全国人民展现了表率。 毛泽东同志历来提倡节约,反对浪费,而且树立榜样,率先垂范。 1958年9月,他去安徽省视察,会见了当地领导人,关于“约法三章”,他说:“第一,请我们吃饭。 其次,我也不请你们吃饭。 第三,按饮食标准吃饭,不喝酒 这三个,希望大家能监督我们。 “吃饭时,地方同志根据要求放了小米粥、一些小馒头、烤土豆、炒韭菜、炒蔬菜和炒辣椒。 而且,每道菜的分量很少。 毛泽东吃得很好吃,吃完饭,他把茶倒进碗里摇摇晃晃,把碗里的几粒米粒和茶一起放进嘴里。 他高兴地说:“吃得够多了啊。 真舒服啊。 ”。 另外,“什么时候全国的农民能吃到我们这样的饭菜就好了。 ”(周恩来同志成为勤俭节约的榜样,他一贯提倡勤俭建国、艰苦奋斗,不惜浪费一粒粮食、一片菜叶。 吃饭时,落在桌子上的饭粒他一定要捡起来吃。 三年困难时期,周恩来与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米饭。 有一次,炊事员对他说。 “总理,你这么老了,工作没日没夜,又不吃太多,不要吃粗粮! ”他说:“不,一定要吃,吃它,别忘了过去,别忘了人民! ”。 1959年6月,麦收季节,周恩来去石家庄视察。 槐底村的麦田里,发现有被丢弃的穗,蹲在地上捡起来。 当地干部说:“总理,这是捡来的。 周恩来说:“捡到的东西明明没捡干净! 丢了麦子太可惜了,要动员群众捡,一定要打好收成,把颗粒放回仓库。 当地干部深深地感动了,说一定要再捡一次丰收。 朱德出身贫寒,家里很多兄弟姐妹勤奋工作,节俭地给他读书。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报答兄弟姐妹,他带走了所有的孩子去北京读书生活。 朱德和夫人康克清当时的工资不低,但十几个孩子吃多了也经常让他们抓住胳膊肘。 有一次,秘书告诉朱德和康克清,本季度粮食超过50斤,有关机构指示是否补充这些粮食。 朱德坚决不答应,说自己想办法弥补赤字。 之后,朱德指导厨师用蔬菜和蔬菜做“饭糊”给大家吃,“今天请大家吃这顿饭,是为了不要忘记过去战争时代那种辛苦的精神。 现在国家的经济很难。 我们必须和人民一起度过难关。 可以节约。 就这样,他和家人多次用“饭糊”代替粮食,敢于补充赤字的粮食。 资料来源:综合网络原标题:《【党史故事】老一代革命家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原文
标题:热门:【党史故事】老一辈革命家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24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