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58字,读完约8分钟
要高度重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保持规避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继续坚持严格监管,统一以“一委一方两会”为核心的监管标准,加强政策协调,从机构监管向职能监管、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转变,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为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奠定坚实基础。
4月12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召开会议,讨论放开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自律上限问题。央行计划允许商业银行适当提高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这将根据银行规模分批实施。这意味着中国利率市场化将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隐性干预将逐步减少,这将对银行乃至整个金融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存款利率上限自由化的宏观影响
放宽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将对现行货币政策框架产生积极影响,并将有助于抑制房地产泡沫,有利于实体经济。
(一)政策放松具有“不对称加息”的效果。从目前中国利率体系的运行情况来看,这种政策放松会产生“非对称加息”的效果。考虑到国内实际利率中心自2017年以来已进入上行通道,金融市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的差距不断扩大,且基准存款利率自2015年第四季度以来一直没有调整,加上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因此存款利率存在一定的上行压力。事实上,由于新的资产管理法规对表外资本保全和财富管理业务进行了限制,结构性存款规模大幅增加,银行实际存款成本开始上升。如果央行在这个时候放松对存款浮动区间的管理,它可以纠正存款和金融市场之间的双轨利差。此外,商业银行资产侧的市场化程度已经很高,不受严格的定价约束。因此,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影响往往是不对称的。
(2)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在一篮子货币政策工具中的地位被削弱。放松存款软约束不仅会考验存款机构的定价能力,还会加速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化,即官方基准利率的锚定功能正在弱化,而市场自发形成的银行间拆借、债券等利率的锚定功能将变得更加重要。从短期到长期的整个曲线的资本价格将受到央行的更多关注。预计央行将加大对市场利率的调控和引导,通过公开市场和定向操作稳定货币供应量和流动性预期。
(三)抑制房地产泡沫,有利于实体经济。如果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放开,居民的储蓄意愿将上升,投机购房的意愿将相应下降,从而抑制房地产泡沫。此外,监管机构正在严格控制影子银行,以便所有表外贷款都在资产负债表上得到回报。在资本充足率和风险准备金的监管约束下,过多的资本流向房地产企业的渠道被堵塞,很难再现资本推高房价的现象。
虽然存款利率的提高会增加银行的资本成本,但贷款利率并不一定会跟着提高,因为一方面影子银行受到严格控制,降低了无效融资需求,社会整体贷款需求趋于萎缩;另一方面,政府和银监会大力提倡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就是从银行贷款的角度降低贷款利率。存款利率的上升和贷款利率的下降挤压了银行的存贷款利差,降低了银行业的利润,这将有利于实体经济,使实体经济更加受益。
存款利率上限自由化的微观影响
(1)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了理财产品资金的分流。虽然空各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并没有上升50%,但这并不意味着目前的实际存款利率是市场化的。如果取消自律上限,存款利率很可能会上升。目前,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仅为1.50%,50%的增幅仅为2.25%,远低于一年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4月份银行理财平均综合收益为4.85%)。存款利率的提高导致银行吸收资金的能力增强,与一些理财产品的竞争更加激烈。如果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将会增强银行存款业务的竞争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资金回流。特别是在理财产品打破产权交易的大趋势下,存款利率的提高将吸收理财资金的分流。
(2)减轻中小银行债务扩张的压力。长期以来,存款利率上限限制了中小商业银行的存储能力。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后,中小商业银行将适当提高存款利率,以增强存储能力,从而进一步应对货币资金等存款替代品的冲击,减轻自身债务压力。另一方面,大银行主要通过网络优势、综合服务能力、产品多样性的客户粘性等来维持债务方的稳定。,而高吸收和高存储的动机小于中小商业银行。事实上,大中型商业银行的实际存款利率往往上升不到20%,而四大银行的个人存款利率都在下降。因此,在存款利率上升的环境下,大型商业银行的利差压缩将更加明显。
(3)负债方的成本大幅上升的可能性有限。债务方面的转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存款利率市场化和市场利率市场化有一个趋同的过程,但在实践中,从购买理财产品到存回理财产品的过程并不是一步到位的。
首先,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将有助于中小银行减少对银行间负债的依赖。虽然存款成本上升,但高成本银行间负债比例下降,因此总体成本将相对稳定;第二,随着我行资产负债管理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在提高存款利率时,将充分考虑资产方面的因素,而不是盲目地冲刺存款规模;第三,市场上有成熟的市场化存款产品,如大额存单和结构性存款。部分利率敏感客户的收益率要求得到满足,而对利率不敏感客户的存款成本不会增加。因此,在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后,股票存款的成本上升压力很小;最后,在未来,当公平交易的趋势被打破时,商业银行的金融收益率中心将会下降。从长期来看,预计银行存款的定价将有所不同,在网点和资源禀赋方面具有优势的银行将能够获得相对较低的债务成本。
关于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建议
(一)活期存款利率的上限。作为市场化的主体,各类银行间健全的风险定价体系是快速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前提。此前,央行推动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思路是先用外币,再用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是长期,大,短期,小。尽管充分考虑了风险控制、监管套利、资本空转移等金融混乱仍在推进过程中出现。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商业银行存在“金融软约束”,即我国商业银行不是市场化的,政府给予它们无形的担保,这必然导致扭曲。在这种机制下,如果存款限制迅速放开,就会有无序竞争的风险,扰乱市场秩序,影响金融稳定。不可排除的是,一些小银行由于自身经营的压力,会毫不犹豫地大幅提高存款利率,这将影响银行的债务成本。因此,建议稳步推进,逐步推进,采取分批次逐步提高存款利率上限的方式。央行可以选择的方案是:先将存款浮动幅度扩大10%,然后根据市场情况逐步积累;首先,放开居民和企业大额存单的利率上限。此外,央行还需要通过窗口指导引导银行业开展合理的利率竞争,防止价格联盟的出现。
(二)推进改革,同时防范风险。在新资产管理规定的要求下,银行理财产品将突破汇率,预期收益率将出现下行压力,而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宽将增强银行存款的吸引力。总的来说,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家庭储蓄收益率有下降的可能。储蓄能否按照监管设计的方向流入存款市场值得关注,尤其是如果居民储蓄转而流向房地产或海外,从而降低储蓄率,这可能会对市场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保持规避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继续坚持严格监管,统一以“一委一方两会”为核心的监管标准,加强政策协调,从机构监管向职能监管、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转变,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为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奠定坚实基础。
(3)完善监管配套措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需要更多的条件等待成熟。目前,仍有一些条件限制“双轨”收益率曲线向曲线收敛。未来,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需要通过完善相关改革配套措施来保证。从宏观角度看,要加快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建立市场基准利率形成机制和利率走廊机制,提高利率调控能力;从微观层面来看,有必要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定价能力,加强对借款人的金融硬约束。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过程中,监管当局应采取“审慎监管”和“灵活监管”的政策,为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金融机构转型提供一个适度的空。下一步,央行可以尝试推广与shibor和lpr挂钩的产品定价,开辟利率走廊与最优贷款利率之间的联系,组织银行市场化定价模式和机制的宣传和公众推广活动,鼓励商业银行摆脱对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依赖,增加存贷款定价模式中参考市场价格的成分,强化风险因素在定价模式中的作用。
(作者:中国滨海金融合作创新中心;渤海银行战略发展与投资管理处)
标题:存款利率上限放开的影响及建议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20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