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71字,读完约7分钟

记者吴正毅编辑全

a股市场“不朽之鸟”的传奇走到了尽头。

3月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发布了《严重违法上市公司强制退市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不仅ipo、重组和上市中的欺诈性发行应“退到底”,而且年报中的欺诈性财务指标等重大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也被纳入退市范围,形成了全面的监管威慑。

上交所:违法公司“一退到底”

不断完善市场生态秩序是一项长期工程,完善退市制度是本课题的应有之义。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中国证监会主席刘曾表示,退市规则将“逐步加强,一切将会水到渠成”。他还表示,安排市场操作秩序是增加投资者获利感的最大举措。

上交所:违法公司“一退到底”

重大违法行为“一网打尽”

在《征求意见稿》中,市场最关注的是欺诈问题。事实上,除了第四条第(一)项、第(二)项所列的首次公开发行和重组中的欺诈性发行外,其他重大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如通过年度报告中虚假财务指标规避退市、中国证监会的司法判决和行政处罚等,均属于强制退市范围。《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因重大违法行为被强制退市的六种情形。可以说,新规定实现了对重大违法行为的全方位覆盖,不留死角。

上交所:违法公司“一退到底”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规定发布前,重大违法行为强制退市的主要途径是中国证监会在行政处罚决定中认定其构成重大违法行为,或者中国证监会依法将该公司移送公安机关,交易所据此启动退市程序。例如,上交所袁波投资公司是第一家信息披露违法并在资本市场退市的公司。同时,从实际出发,有必要进一步优化相关程序,进一步明确具体标准。此次改革明确了交易所退市的决策责任,对市场反应强烈、投资者痛恨的重大违法行为进行了分类,并明确了具体标准,将极大地提高重大违法行为强制退市的执行力,形成强大的监管威慑力。

上交所:违法公司“一退到底”

例如,虚假的年度报告数据也可能引发强制退市。征求意见稿第四条第(三)项规定,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根据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连续会计年度的财务指标实际上已经达到《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终止上市标准,其股票应当终止上市。假设一家上市公司通过财务欺诈逃避退市,连续四年隐瞒亏损,连续三年净资产为负,或者连续三年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如经证监会后期调查,上述损失经行政处罚确认,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对重大违规行为依法启动强制退市程序,并依次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如果上述金融欺诈被法院有效定罪,它也将触及第(4)项的规定,并被迫退出市场。

上交所:违法公司“一退到底”

此外,《征求意见稿》第(四)项规定,上市公司申请或披露的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的规定作出有罪有效的判决。下降到版本6

上交所:违法公司“一退到底”

(续第一版)据了解,第(4)项实际上是前三项的“一揽子”条款,可以涵盖上市公司日常信息披露中的各种重大违法行为,体现了对违法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上交所:违法公司“一退到底”

根据征求意见稿第四条第(五)项,最近60个月内,上市公司已被中国证监会根据《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给予三次以上行政处罚,其股票将被终止上市。据了解,交易所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不是行政处罚,不会直接触及这一规定。不过,后续会议将考虑在一定时间内被交易所反复处罚的情况,这也将纳入退市范围。此外,本条第(六)项还授权交易所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社会影响,认定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的重大违法退市行为。

上交所:违法公司“一退到底”

非法公司“撤退到底”

这一改革的力度还体现在进一步收紧程序,坚持要求主要非法公司“撤退到底”。只要强制退市程序启动,退市风险预警、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将依次实施。其中,暂停上市的期限由12个月缩短至6个月,自助和恢复安排也被取消。公司退市后,被欺诈发行的公司不得重新上市,存在重大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公司申请重新上市的时间间隔由一年延长至五年。

上交所:违法公司“一退到底”

严格的原则也反映在新旧的划分上。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均明确表示,将遵循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并在发行前后对衔接做出相应安排。具体而言,本办法发布前,上市公司被发现构成重大违法行为或者已被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并被决定终止上市的,适用原规定;本办法颁布后,上市公司经行政处罚或有效司法判决认定有违法事实的,无论其行为发生的时间、是否构成重大违法退市,均适用新规定。

上交所:违法公司“一退到底”

根据上述安排,上市公司在《实施办法》正式颁布实施后,如收到与重大违法商品退市相关的行政处罚决定或生效的司法判决,将根据新规定对其是否符合《实施办法》规定的标准进行核查,并酌情启动程序。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只要有规定的情况,就会坚决依据新的规定,一个人就会退缩。”

上交所:违法公司“一退到底”

由此可见,被迫退出市场的“高风险”公司集中在已被调查但尚未收到处罚结果的公司。据初步统计,上海证券交易所大约有10家这样的公司。对于这些公司,投资者应特别注意它们是否涉嫌首次上市、重组后欺诈发行、重大财务欺诈或其他类型的重大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新规发布后,如果中国证监会对违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交易所将根据认定的事实启动强制退市程序。

上交所:违法公司“一退到底”

“尽管新的和旧的削减已经实施,但实施措施对问题企业的威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投资银行家指出,可以想象,一些有问题的公司在随后开始资本运营时,将不得不面对非法成本的问题。

上交所:违法公司“一退到底”

退市规则的改革是渐进的

退市制度改革是证券市场改革中最难的一块骨头。两会期间各种信号表明,监管部门对退市制度改革非常重视。

《实施办法》主要规定了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强制退市的具体情况和相关程序。监管机构也在考虑加强对引发除名的其他情况的强制执行。

3月2日,中国证监会公开征求关于修改《退市意见》的意见,指出在完善重大违法行为退市制度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对财务状况严重不良、长期亏损、“僵尸企业”等符合退市财务指标的企业的退市执法,促进上市公司持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为内部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有助于供给侧结构改革。

上交所:违法公司“一退到底”

记者了解到,对于通过突击交易获利的空壳公司和"僵尸企业",监管部门将继续优化财务退市指标,加大退市实施力度。对于上市公司年末以出售资产方式突然调整利润的问题,上海证券交易所加大了调查力度,重点关注交易合理性、交易价格和关系。

上交所:违法公司“一退到底”

上海证券交易所表示,监管部门发起的退市制度改革是为了巩固基础制度建设,规范市场出口,注重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这些制度安排符合中国证监会近年来对首次公开发行、并购等基本制度的改革,其主要目的是不断完善市场生态秩序,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上交所:违法公司“一退到底”

市场专业人士还特别建议,对于构成重大违法退市的公司,投资者可以依据法律法规起诉相关责任主体,并要求民事赔偿;投资者也要注意投资风险,尽量避开那些操作不规范、经常被市场质疑的风险公司,警惕那些经常投机的“空壳公司”和“僵尸企业”,避免“踩雷”,投资真正专注主业的优质上市公司。

标题:上交所:违法公司“一退到底”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5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