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25字,读完约6分钟
服务化、高端化、智能化产业结构趋势明显-
重庆:香港产业集聚的“智力创造”
重庆果园港是中国最大的内河港口。新华社记者刘玉社
重庆位于长江上游,三峡库区腹地。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港。资源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近日,《经济日报》记者在重庆采访长江沿岸时发现,在保护和恢复长江生态环境的同时,沿江各县市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港口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部分地区呈现加速发展态势,服务业、高端和智能化产业结构趋势明显。
催生“四新”
依托港口,按照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理念,重庆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加强政策支持,不断吸引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速港区集聚,培育了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
隆冬时节,位于长江北岸的重庆果园港集装箱码头每天都很繁忙。
乌节港在长江流域的战略地位很小,是中国最大的内河、铁路和公共交通枢纽港。向西,可通过中欧列车(重庆)连接西北、中亚和欧洲;东临长江黄金水道,实现江海联运;在南方和北方,内陆地区的货物可以通过公路和铁路聚集和辐射。
如今,运往四川、陕西和甘肃主要钢厂的铁矿石、铬矿和石油焦等大宗货物大多选择在乌节港中转。数据显示,重庆果园港2017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1.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3.1%。
重庆以乌节港为龙头,在该地区679公里的长江航道上建成了“1+3+9”港口群,包括江津的洛江、涪陵的龙头、万州的新田三个铁路-公共-水路联运枢纽港,以及永川的寸滩、朱拓、渝北的罗绮等九个专业化重点港口。
港口群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重庆临港产业的集聚和发展。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重庆依托港口,遵循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理念,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加强政策支持,不断吸引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快港区集聚,培育了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
在两江新区,新能源、电子核心部件、机器人(300024)和云计算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占gdp的26.9%。前不久,两江新区签约落户了上塘科技人工智能园等2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签约投资174.48亿元,项目建成后产值可达600多亿元。
江津区是长江入渝的第一站,建成了德感工业园、罗黄工业园、白沙工业园和双福工业园四个工业园区,吸引了金友纳米液晶面板等近百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四个工业园区的产业分化、专业化和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
在三峡库区的心脏——万州区,新田港一期工程的1号和2号泊位最近刚刚投入使用。此前,长安街商用车、施耐德电气、NVC照明等200多个低碳环保项目相继落户港口附近的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并投入生产。万州已逐步形成以汽车制造、能源建材、电子信息和现代医药为主导的环境友好型特色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2017年,重庆有468家战略性新兴工业企业,产值3591.6亿元,增长32.6%。"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重庆市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武安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为重庆抓住未来经济技术发展的制高点,更好地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转到“三高”
重庆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重点推进技术改造、绿色发展、智能制造、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技术、高质量、高端转型升级。
1月11日,长安汽车(000625)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中国移动物联网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重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开展lte-v和5g车辆联网的联合开发研究,推动传统汽车制造向智能联网汽车转型。
无独有偶,全球第二大电力制造商康柏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重庆亿宝智能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宣布,近期将启动“亿宝智能电子设备(重庆)二期工程”建设,主要从事智能手机、智能服装等智能终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这两家公司的“新举措”正符合重庆加快从以汽车和笔记本电脑为主的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转型的实践。
重庆是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基础雄厚。近年来,重庆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深化供给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重点推进技术改造、绿色发展、智能制造、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技术、高质量、高端转型升级。
记者从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了解到,重庆继续推进设备智能化升级,发布了《智能制造2017行动计划》,推动10个智能制造项目获得国家1.5亿元专项支持,实施了22个智能改造项目。预计建成后,销售收入将增加113亿元,节省人工9200万元,生产效率提高37.2%,产品研发周期缩短12.5%,能源利用率提高8.2%
技术创新使重庆许多传统制造企业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重庆常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nvh和低voc产品的制造商,位于空渝北区港口工业园。永策董事长告诉记者,公司与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大学开展了项目合作。近年来,新产品和新市场带来的销售收入贡献率达到60%以上。此外,常勋公司还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车用膨胀橡胶填充材料”。该产品的出现不仅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而且在发泡倍率和发泡温度方面也优于国际同类产品,大大降低了汽车制造商对该材料的投入成本。
目前,重庆正在推动由大数据智能引领的创新驱动战略行动。根据规划,重庆今年将实施“机器替代”改造项目,推动英业达、广达、大江美利信等100家企业开展“机器替代”专项行动,建设30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具有市场导向机制的西涌综合保税区和两芦村潭保税港区智能园区。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也在不断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低碳化、循环利用和产业集约化发展,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据了解,重庆近年来组织实施了33个清洁改造、低碳改造和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创建了6个国家绿色工厂和1个绿色园区。共关闭和撤出354个煤矿,2017年煤炭生产能力为264万吨,提前一年超过国家下达的三年煤炭减容任务目标;在2016年淘汰517万吨钢产能的基础上,全面取缔20家“带钢”企业,淘汰289.17万吨钢产能。(记者吴鲁木、齐瑞成)
[我要纠正错误]主编:韩
标题:重庆:以港聚业兴“智造”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5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