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70字,读完约3分钟
我省出台了一项规划,勾勒出创新发展的新蓝图-
十大产业创新中心“织网”覆盖制高点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放眼湖北,“双创新”领域蓬勃发展,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创新”已成为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近日,省发改委发布了《湖北省创新能力发展建设“十三五”规划》,勾画了创新发展的新蓝图。
到2020年,研发支出将达到1000亿元
“十二五”期间,全省在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设备、生物医药、生物育种、新材料、卫星导航等领域的产业创新不断涌现
华中科技大学开发的“智能微铸锻”金属3d打印技术成功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批3d打印锻件,改变了西方长期以来“铸、锻、铣分离”的制造历史;杨紫茳汽车集团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开发了世界上第一辆以液氢为驱动能源的乘用车“泰格”,这将极大地促进氢能在汽车领域的工业应用;第四铁路研究所开发的高速动车组安全运行保障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武汉动车组,全面提升了我国高速动车组运行维护高端设备的设计制造水平...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产业发展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科技创新对产业贡献率低、创新平台建设分散重复、产业创新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突出。“激活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是我省实现‘建设支点、走在前列’的必然选择。”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翻过这个计划,一个创新目标是鼓舞人心的-
到2020年,全省产业创新投资强度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研发支出将达到1000亿元左右,全社会研发支出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左右,R&D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资将达到1.2%左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产业创新产出明显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约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7%,发明专利数量明显增加,达到人均10件左右;
有10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80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45个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230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以技术创新为目标,精益求精
目标已经设定,如何完成?
据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该计划的重点是促进“工业创新能力”,并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要创新湖北,我们需要一批“引领潮流”的个人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培育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生命与健康,重点突破重大疫苗、基因治疗、功能修复等关键生物医学技术,创造新的生物产品,推动医疗保健向精细医学和个性化医学发展;现代服务业面对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经济形态的发展需求,加强技术整合和商业模式创新。
要创新湖北,还需要开发关键的共性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将加快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的突破,推进主要装备和系统的工程应用和产业化,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环保装备和关键技术,提升关键系统和装备的研究能力,推动高端装备产品的应用和推广。在汽车方面,我们将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和网络化汽车,大力提高发动机、变速箱等汽车关键零部件的R&D水平和配套能力,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高端“专业化、精密化、专用化、新型化、轻型化”特种车辆技术,培育和发展智能网络化汽车相关技术。
该计划还提议创新和发展两用技术,共同促进国防和民用技术一体化的发展。重点发展商业航空航天、通用航空空和飞板、高科技船舶和近海设备、信息网络安全和其他两用和“军用转民用”技术;同时,围绕网络信息安全核心技术的自主控制,我们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
未来十大产业创新中心布局
该计划最大的亮点是加快布局,建设十大产业创新中心。
产业创新中心包括:国家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智能汽车产业创新中心、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商业航天产业创新中心、通用航空空飞机产业创新中心、激光产业创新中心、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创新中心、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中心、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数字建筑和工程安全产业创新中心。
这些产业创新中心将以法人实体的形式运作,联合国家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产业创新平台,广泛吸纳高校等创新力量,通过联合投资、协同研发、技术入股、创新平台共建或人才联合培养形成紧密的合作创新网络。
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也有了新的定位和功能。
企业技术中心,专注于企业自身需求的应用技术和产业化研究。新增企业技术中心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现代农业和汽车等领域展开。
工程研究中心专注于普通工业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核心产品和部件的研发。规划提出优化整合现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加强标准化管理,重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汽车等重要支柱产业。(记者廖志辉通讯员吴昊)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张兴华
标题:湖北省出台规划勾勒创新发展新蓝图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3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