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73字,读完约5分钟
□张欣
上海需要站在更高的位置,达到最高的国际标准和规范,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聚集多元化的产业、人口和文化。这意味着上海需要再次经历产业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在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和资本结构上实现重大突破。
为了成为国家改革开放的先锋,创新发展的先锋,在新的时代里坚定不移地追求卓越的发展方向,上海正在着力打造发展的四大战略优势,全面推出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
上海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自上世纪90年代浦东新区开发以来,发生了迅速的变化。如今,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首先,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变为稳定增长。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2012年达到2万亿元,2017年达到3万亿元的新水平。第二,经济结构、质量和效益也继续改善。目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69%,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8个百分点。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三是制度创新和科技成果继续引领全国,自贸区建设实现了初衷。初步确立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总体布局和政策体系,c919大型客机、蛟龙载人潜水器、墨子量子卫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第四,金融、贸易、交通等生产性服务业得到大幅提升,服务功能得到提升。此外,上海基础设施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高,市民生活明显改善。这些都为上海下一步的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城市发展的规律,由于城市的容量有限,大规模的传统制造业和人口将占据城市的0/房间,消耗公共物品,破坏城市环境,增加居民的生活成本和经营成本,进而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上海面临的艰巨挑战。目前,上海经济正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面临着人口众多、生活和生产成本上升、要素成本上升、工业空布局调整困难以及交通拥堵、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造成的“城市病”的制约。然而,上海的多重优势在于其综合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问题在于如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将多重优势融入创新和创业之中,从而有效提升其创新优势。
根据上海的发展阶段和在全国的地位,上海现代工业体系的发展一方面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站在更高的高度,达到国际最高标准。另一方面,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通过聚集多种产业、人口和文化,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发挥“雅各布效应”。把握科技进步的大方向、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和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大趋势。这意味着上海需要再次经历产业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努力实现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和资本结构的重大突破,就像20多年前的纺织产业战略调整一样。
上海的工业起步于纺织、食品、服装、皮革和橡胶、造纸和印刷、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和其他传统制造业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上海制造业在全国制造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如今,上海制造业的增加值仍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25%左右。然而,在新形势下,上海制造业的发展应遵循大城市的发展规律,实现从制造业向知识制造业的转变。除了发展集成电路、智能制造设备、生物医学、高端医疗器械等智能制造之外,尤其需要从产业链的角度调整制造业布局,通过产业转移、转型升级,在产业链中获得更好的地位和更高的附加值,促进产业的智力创造。同时,要大力发展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辐射能力和范围。
上海发展自主创新产业不仅具有实力雄厚、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而且符合建设创新驱动型创新型城市的要求。上海还肩负着建设优秀国际城市和现代化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的使命,这对创新驱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一贯重视引进外资和技术,重视重大项目的投资和建设。从大众,到通用汽车,再到迪士尼项目,都是一样的。从本质上讲,创新驱动是人才驱动,创新的主体是小微企业。这就要求上海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发展自主创新产业,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支持和鼓励中小微创新企业发展,研发服务业和非标准化制造业,为创新、发明和培育新企业创造良好环境。由于中小民营企业非常活跃,深圳可以成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显示出强大的经济活动和技术创新能力。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旅游、文化和娱乐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2015年,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632.6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50%,占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6%。2017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约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5%。上海拥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和文化资源,中西文化融合性强。有条件、有能力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影视、出版、创意等文化产业,打造旅游、购物、文化品牌,成为文化旅游娱乐中心。
(作者是同济大学财经学院研究员,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标题:创新驱动上海产业与动能再转换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20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