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3字,读完约4分钟
“今后国际能力合作的工作重点是完善保障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提供指导规范,做好合作实施工作,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便利。”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司前巡视员李海燕4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丝绸之路国际能力合作讲堂上说。
原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罗汉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也为中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开辟了一条新路。这一举措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更好的外部环境,为中国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市场机遇和发展机遇,为国内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然而,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这一举措不仅带来了机遇,也面临许多重大挑战。企业是“走出去”的主体。有必要明确战略,选择好的战略,遵守规则,防范风险。要高度重视前期研究,科学判断自身能力和投资国家的环境,不要盲目投资;政府是“走出去”的后盾,要加强宏观指导,营造良好环境,维护正常秩序;社会中介是“走出去”的重要支撑,应大力培育和发展本土化中介机构。“一带一路”是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中国改革与进步的新道路。这条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风险和挑战。面对挑战,如果精心准备,认真研究,扎实推进,我们一定会把未知的风险变成无限的可能。一带一路需要什么样的中国企业?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一带一路”课题组负责人赵磊认为,中国企业要实现自我发展,必须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必须打造国际化企业品牌,国际化可以促进品牌化。“一带一路”给企业带来国际机遇,也需要高素质的企业参与。赵磊说,要发展“一带一路”,就要找到市场的“痛点”。目前,项目、资金和人才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难点。他认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不缺少产品,更需要中国企业家创造精品。
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宜兴、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现任上海兰迪(北京)律师事务所主任高坦言,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竞争的加剧,交易的日益复杂,违法行为的后果日益严重。一般意义上的押运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法律管理需要,法律风险的有效管理已经从防范上升到公司的战略层面。
丝绸之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主任谢阳军表示,目前,“一带一路”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历史机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通过"六个起点"推进国际能力合作,包括推进和实施空布局、重大能力合作项目、资金支持、政策支持、省级协调机制、形成国际能力合作企业联盟。丝绸之路国际能力合作促进中心通过国际能力合作直通车机制,帮助“走出去”企业安全、快捷、便捷地与东道国政府、政策、项目、资金、第三方服务和海外园区联系;通过与中央企业建立“一带一路”人才联盟,以国际能力合作需求为导向,有计划、有系统地加快国际人才培养。作为国际能力合作企业联盟的服务协调机构,丝绸之路国际能力合作促进中心也致力于推动企业“走出去”。
埃塞俄比亚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尼古斯·科布和乌中合作委员会副主席魏大力分别介绍了两国的政策环境和区位优势,以及与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新能源等领域的广泛合作。
在随后的圆桌会议上,与会者讨论了“一带一路”建设中机遇与风险的“平衡技术”,以及企业的痛点和解决方案。
主题为“一带一路”机遇与风险的报告厅由丝绸之路国际能力合作促进中心主办,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和上海兰迪(北京)律师事务所承办。活动的目的是帮助企业了解国家促进国际能力合作的支持政策,掌握伙伴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搭建海外项目合作对接平台,为企事业单位参与一带一路国际能力合作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
标题:未来国际产能合作重保障重服务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8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