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0字,读完约3分钟
春天来了,阳光灿烂。近日,记者来到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后庙镇董建昌村。一个箱包生产车间的屋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村干部王福怀指着屋顶高兴地说:“这里有一寸阳光,一寸金子,村里的贫困户可以借‘光’脱贫!”
最初,生产车间的屋顶装有深蓝色太阳能电池板(000591,诊断库存)。这是一台60 kW的光伏发电设备,为村里精确的扶贫和就业基地。它已经并网发电,每年可产生6.4万元的经济效益。售电所得用于帮助村里8个没有劳动力、技术和资金的贫困家庭。每个家庭每年能挣3000元,被村民们称为“屋顶上的银行”。
据报道,台前县通过调查、论证和征求意见,选择了资产收益扶贫的新模式——光伏扶贫。作为中国首批光伏扶贫县,台前县整合扶贫资金,筛选出精密扶贫就业基地、村庄、文化综合体、学校等153个村级公共设施,用于建设首批小型村级电站。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台前县实施了“抓住项目落地基础,扭转资金保障杠杆,关注上网重点,惠及群众”的“四轮驱动”,将全县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光伏扶贫范围。截至目前,台前县已建成10.9万千瓦的光伏并网扶贫工程,帮助了4459户贫困家庭。
以河南为中心,脱贫的任务更加艰巨。据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十三五”期间,河南省把光伏扶贫作为工业扶贫的重要抓手,把村级小电站作为主要建设模式。计划建设光伏扶贫项目近1万个,总规模约200万千瓦,覆盖近30万户已建档案的贫困家庭,为实现消除贫困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持。”在进一步推进光伏扶贫的过程中,河南勇于创新,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
为了让基层党员和群众更好地了解光伏扶贫政策,确保政策的准确实施,河南省举办了多次光伏扶贫培训班,重点关注光伏扶贫相关政策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并编制和发放政策咨询问答手册和政策理解卡。将使用成千上万册,以简明的问答形式和脚踏实地的文字,逐一回答精确识别、程序编制、工程建设、电费结算、收入分配等关键政策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河南还建立了“统一流程、统一招聘、统一运行维护、统一验收、统一监管”的“五个统一”机制,组织各地开展标准化建设,将光伏扶贫与异地扶贫搬迁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异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村级小电站的全覆盖,真正让搬迁后的人“搬迁、稳定、有所为、致富”。
截至2017年底,河南省已建成5000多个光伏扶贫项目,总规模达92万千瓦,每年将有近18万户贫困家庭获得3000元的光伏扶贫收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在回应下一步工作时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的有关政策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努力使光伏扶贫项目有助于扶贫、惠民。阳光工程,大众工程。”
《人民日报》(2018年3月26日,第11版)
标题:河南:光伏脱贫 阳光推进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6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