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57字,读完约8分钟
2006年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国崛起》时,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看20世纪的外商,看21世纪的中国商人》。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必须有一批世界级的企业,即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企业,并相信中国会有世界级的企业集团和世界级的企业家。
随着改革开放40周年的到来,“中国制造”世界级企业不再是梦想。在2017年全球财富500强企业中,中国拥有115个席位。在财富50强企业中,中国拥有12个席位,仅次于美国的21个席位。它们是:国家电网(2)、中石化(3)、中石油(4)、中国工商银行(601398) (22)、中国建设银行(601668) (24)、鸿海(27)。这些中国最大的企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代表着中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竞争。
财富50强中这12家中国企业的创始人仍在掌舵,他们是中国平安的马明哲和鸿海的郭台铭。1988年,马明哲作为最早的发起人和主要创始人,在蛇口诞生了平安。同年,在深圳成立富士康精密元件厂生产电脑周边连接器,任在蛇口成立华为,华为在2017年财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83位。如果说1984年是中国现代公司的第一年,那么1988年可以说是中国世界级企业的第一年。
从1988年到2018年,这些世界级企业是如何形成的?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们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期望?本文以中国最大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平安及其创始人马明哲为样本,探讨了这家诞生于蛇口、最初仅在一个地区经营单一财产保险的金融保险企业,在成立30年后,如何在市场价值和品牌上跻身全球同行。当我与麦肯锡全球高级管理合伙人张交谈时,他说,马明哲应邀在麦肯锡全球合伙人会议上发表演讲后,这些批评专家评论说,平安的许多探索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没有可借鉴的模式,也不一定都成功,但平安的创新勇气令人鼓舞。
一个可比较的事实是,在2002年,当汇丰集团花费6亿美元认购平安10%的股份时,汇丰的利润、市值等指标约为平安的15至20倍;2017年12月,平安通过其平安资产管理公司购买了汇丰控股5.01%的股权,成为这家欧洲最大银行的第二大股东。此时,平安的市值已经超过汇丰,其利润也不远了。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
和平是我在研究商业文明和企业家精神时一直关注的一个案例。虽然马明哲本人不是被采访者,只是在财务报告会上回答问题,但通过查阅大量原始资料,采访平安成长的相关部门和见证人、见证人和行业专家,我们可以清晰地勾勒出平安和马明哲30年来的成功之路。
平安姓什么?
为什么创始人没有任何股份?
由于“中国”这个词,中国平安将被一些人视为大型国有企业,甚至是中央企业。事实上,金融行业的几家大型国有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或者像中信和光大这样的跨行业集团,都有“中国”的前缀,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它们的大股东是国家金融部门。然而,平安的大股东既不是财政部,也不是深圳市政府或其他国有资本。“中国平安”的“中国”一词是在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将平安从一家地区保险公司发展为一家全国性保险公司的过程中更名的。
那么,平安的姓是什么?谁属于如此大的和平?
有人说平安不是国有企业,而是由董事长马明哲创办并长期经营的企业。它应该被视为一个私营企业。
但看看中国的民营企业,创始人在创业之初拥有最多的股份,至少他们可以持有股份,即使他们后来通过融资稀释股份,他们也会保留相当大比例的股份。另一方面,马明哲是一个只有少量股份的工薪阶层。基本上,这些微小的股票仍然在2015年。为维护市场稳定,中国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并安全实施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和其他管理层一样,马明哲用他的长期回报从二级市场公开购买了这些股票。在这一点上,马明哲与万科创始人、华为创始人任有些相似之处,即他作为企业家的股份很少。
目前,平安唯一的最大股东是泰国郑达集团,深圳市政府的持股平台深圳投资控股公司是第二大股东。这两位股东分别持有9.3%和5.3%的股份。平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证券交易所的上市招股说明书中明确表示,公司没有控股股东,也没有实际控制人。
作为一家集团上市公司,平安股份分散且全流通,其中60%为在内地市场流通的a股,股东为中央汇金和社保基金,40%为在香港市场流通的h股。可以说,平安是一家真正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或者按照国际资本市场来看,它是一家社会公开上市公司。
在过去的30年里,平安的股东们带着有利可图的微笑进行买卖,而平安也在一步步做大做强,成为按市值计算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
平安姓什么?一个基本的因素是,和平可以走不同的道路,从人群中脱颖而出。
1988年,平安保险公司在深圳成立,平安的发源地是改革开放的试验区蛇口。当时,马明哲是招商局集团蛇口工业区社会保险公司的副经理。他最初提出成立平安保险是因为蛇口的外资企业有保险需求,但发现市场上只有一家国有保险公司可供选择,这就相当于别无选择。
改革开放的试验场应该突破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许多障碍。第一个障碍是市场垄断。蛇口企业家的创业动力是打破垄断,建立市场,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平安的前两个股东是中国招商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后来,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成为平安的重要股东,这是中国金融业首次引进外资。随着外资的引入,平安从制度和机制上高度重视公司治理和长期经营管理行为。
在吸引投资的过程中,双方进行了多轮谈判。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高盛(Goldman Sachs)在谈判之初提出了一个中国从未想到的条件,要求平安创始人马明哲和他的管理团队持有该公司的股份。他们表示,外资进入中国正处于试水期,政策可能会改变。只有当马明哲有更高的份额时,他们才能放心把钱交给平安。
1988年5月27日上午,平安保险公司在深圳经济特区招商局集团蛇口工业区招商北路6号楼举行了开业典礼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当时,许多公司试图通过员工持股基金持有股份。经过慎重考虑,马明哲将董事会批准的员工股份基金分配给了近2万名员工,他在股份基金中的股份很少。当这部分股票在2007年安全上市时,许多早年一起努力工作的员工成为了百万富翁。
在深圳采访时,我听到一句话:“平安、万科、华为的创始人在公司的股权很少,这与马明哲、、任的背景密切相关。马明哲是工业区的一家社会保险公司,王石被广东省外经贸委派到深圳经营一家公司。任退伍后在深圳南海石油物流服务基地工作。他们都有很大的追求,但或多或少都有国有单位的痕迹。做事的第一个目标不是一个人想成为什么样的富人,而是找到一个有前途的空,职业成就是最大的推动力。因此,他们不太关心个人资产。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因为在金融、通讯等重要行业,他们也是龙头企业。如果私有制很高,政府会权衡心态。与此同时,对于马明哲和任来说,正因为他们的动机是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所以他们敢于尝试,更冷静地工作。”
如果你问马明哲,平安的姓是什么?他不止一次说过:平安属于社会,属于全体股东。管理层是挣工资的人。我们不为单一股东服务,而是为所有股东服务。根据平安董事会的决议,无论大小股东,都要坚持“三不”原则,即不干预具体业务操作,派人参与平安的经营管理,不与平安发生关联交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各司其职,没有缺位、越位和错位。
“制度优势确保平安管理团队的稳定性,确保公司战略的连续性和运营的稳定性。”这是多年来许多中外投资银行的评价。一位国际投行高管表示:“观察平安的表现,我们会发现每年的复合增长率超过20%。除了金融海啸,业绩从未有过大的起伏。平安的业绩增长是一条难以模拟的美丽曲线。”
在过去的30年里,平安从无到有,发展到年收入近9000亿元,员工180万,客户2亿,日均税收3亿元。其市场价值在世界金融行业排名前7,在中国金融行业排名前3。在这些前所未有的成就背后,体现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现代公司治理、以马明哲为代表的企业家精神和职业经理人职业能力的综合效应。
标题:解码马明哲的成功之道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4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