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62字,读完约5分钟
一个能听和写的智能语音鼠标,一个能计算步数和测量睡眠质量的智能可佩戴手镯,一个手掌大小的中英文智能语音翻译器,以及一个国际领先的智能检测工业机器人...走进“中国声音谷”的展厅,几乎每一个展品都让人大开眼界。
作为中国第一个位于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音谷”自成立以来,抓住了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爆炸性增长的大好机遇,带动了“小制造商”与“大制造商”的集聚发展模式,规划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建设,推动了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奏响了新时代的创新旋律。
注重原创,抓住技术领先壁垒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创新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中国声音谷”的目标是站在世界科学技术的前沿,在原创性和独特性上下功夫,为科技创新提供源动力,为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2016年,产值327亿元,增长44.1%。目前有科达讯飞、华密科技、科达国盾、赛维智能等200多家企业负责胜谷运营的安徽信息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裁齐东风表示。
作为“声音谷”的龙头企业,IFlytek始终坚持原创,R&D投资连续五年占销售收入的25%。2017年,iFlytek创下了人工智能领域8项国际竞赛的新纪录,开发的“智能医疗助手”以456分的高分通过了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笔试。“在人工智能的战略窗口,敢于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投入巨资,并为未来更大规模的爆发做好准备。”HKUST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
回顾过去,“中国声音谷”取得了一系列世界级的创新。安徽科达国盾量子通信有限公司支持成功发射“墨子”量子卫星;世界上第一条长距离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和“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合肥总控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类脑智能技术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将脑科学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
“大制造商”推动“小制造商”建立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
目前,“中国声音谷”已经形成了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平台支撑到产业开发应用的声音和人工智能产业链,构建了“大制造商”带动“小制造商”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
作为中国声音谷的龙头企业之一,安徽华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mi乐队在全球智能服装行业取得了近4年来的第一个市场份额。目前,华密发起的智能可穿戴产业基金一期规模达1亿元,在硅谷和安徽省的体育健身互联网应用、医疗保健、芯片设计、新材料和精密制造等领域投资了10多家初创企业,其中许多已落户合肥,与华密的可穿戴产业链形成互补和放大效应。预计到2021年,华密科技及其上下游工业企业的产值将达到100亿元。
作为一个成熟和强大的“大制造商”,iFlytek利用语音云开放平台为企业家提供语音合成和识别、语义理解、人脸识别和移动应用分析等服务。
两年多前,安徽米老鼠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冯海红通过ppt讲述了他的产品设计理念和梦想,并成功说服了“中国声音谷”的制造商空,依靠IFlytek的语音核心技术制造了一款智能语音鼠标。目前,这种鼠标每分钟可以输入400个单词,识别率高达98%,为计算机周边制造业提供了一种交互式智能的新思路。
政策护卫加速
“中国声音谷”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安徽省政府联合建立的产业基地,以“政策红利”和市场化运营管理为人工智能产业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该平台将提供营销和财务支持等特殊服务。企业家只需要专注于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致力于创作声音速写本的安徽声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于延星说。
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加速了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鼠标制造业的原始利润很小,而人工智能的整合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售价翻了一番。一些濒临破产的公司又一次着火了。”冯海红刚刚签署了一份10000只语音鼠标的合同,他告诉记者,该公司已经与联宝达成合作,为未来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开发智能互动解决方案。
以智能语音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017年上半年对安徽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攀升至65%。
2017年9月,安徽省出台了支持中国声音谷建设的专项政策,设立了50亿元的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明确了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原创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发展的十项措施。11月,“中国声音谷”成立了自己的专属智库,并成立了由人工智能领域知名机构、科学家和学者的30名代表组成的专家委员会。
新时代需要新的行动。“在国家战略东风和省级政策的支持下,圣谷将在未来5至10年内从四个方面加快人工智能产业的布局。”齐东风表示:第一,放眼未来,关注产业核心技术、核心团队和项目的发展,确保未来不落后;二是推进技术与应用的融合,积极将人工智能技术放在中国声谷的首位;三是开放产业生态,改善产业环境,吸引大而强;第四,聚集更多的全球优质资源,在更细分的领域孵化独角兽企业。力争到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
标题:“中国声谷”奏响新时代创新旋律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1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