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97字,读完约6分钟
■“东北振兴”国家研究观察(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北研究组
吉林省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其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制造业。尽管近年来整体经济形势相当严峻,但由于制造业中的传统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增长的底部正在牢固确立。总体而言,吉林省的比较优势仍集中在制造业,全面振兴需要重点抓好制造业转型升级。
主要做法和阶段性成果
自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吉林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落实和推进相关安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虽然与发达省份相比,横向上没有多少开拓性的做法,但纵向上政策的准确性和力度与发达省份相比明显提高。代表性的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率先在中国实施“六证合一”改革,实现“一窗受理、一桌受理、一套资料、一照一码、一网共享”,企业处理时间从15-20天缩短到1-3天。二是认真做好去产能工作。煤炭行业2016年实际生产能力为1643万吨,超过国家下达的433万吨任务。在水泥行业,探索并提出了通过企业联合重组降低产能过剩、促进行业脱困增效和转型发展的思路,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列为中国唯一解决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试点省份。第三,全力推进“双创新”工作。增加对创新和创业平台的投资。目前,省级以上“双创新”平台有1309个。深入实施就业创业项目,设立34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和弱势群体就业创业。第四,切实推进降本减负。建立降低成本的协调机制和规范的惠企政策公示机制,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府定价的省级经营性服务收费实行动态管理。2016年,企业负担减轻262.5亿元。第五,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深入审视浙江发展民营经济的体制和机制,优化该省的发展环境和服务体系。2017年5月,中国东北第一家民营银行获批成立。第六,积极培育制造业新动能。医药、设备制造、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6年,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实现产值3529.6亿元,同比增长7.7%,对规模以上产业增长贡献19.9%。
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总体而言,在体制机制、企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下,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拉动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主要支柱产业受到整体产能过剩、竞争力弱等因素的影响,其持续增长受到空.的限制借助国内早期生产力布局和自身资源条件,在本世纪初以来的快速增长周期中,吉林省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实现了快速增长;近年来,轨道交通行业也是如此。然而,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汽车和石化行业已经经历了产能过剩;国内建设高峰期过后,轨道交通行业的增长率也有可能下降。此外,在汽车等竞争性行业,省内重点企业主要依靠合资体制,独立体制发展面临很大困难。与国内外竞争对手相比,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甚至有下降的趋势。
第二,新兴产业的发展仍处于政策驱动阶段,不确定它们能否真正在本地成长。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在发展初期受到地方政府财政投入的很大影响。然而,后续能否真正成长并在本地成长,主要取决于区域市场容量和创新环境。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些新兴产业,如设备制造、医药等。与当地现有优势产业或独特资源相关联的,更有可能在当地成长和发展,即使规模较小,也可能产生一些“无形的冠军”。对于其他新兴产业来说,考虑到国内外的竞争形势以及它们与一些发达省份在创新环境方面的实际差距,它们能否在本地成长和发展仍不确定。
第三,由于机制不活跃,历史包袱沉重,一些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虽然国有企业的发展及其在整个经济和社会中的作用需要历史地、全面地看待,但一些国有企业确实存在市场化程度低、活力不足、竞争力弱等明显问题。此外,沉重的历史负担在短期内难以解决,企业也只能处于勉强维持的状态。这种情况会导致企业所占用的资源利用率低,进而降低当地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考虑到这些国有企业的行业和地位,这也可能导致资源优势地区的成本上升,从而对当地其他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应对想法
上述问题是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和形成的。解决这些问题不会一蹴而就。建议近期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营造积极、相对宽松的舆论环境,让各方认识到造成当前局面的客观因素,让当地干部群众认识到应对当前挑战意味着抓住未来发展机遇。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来看,各地区在不同时期都经历了周期性的增长高峰和低谷,其中许多与产业内的演替和地区间的转移密切相关。这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由于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支持前一阶段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成功做法可能成为后一阶段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要适应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才能不断改革,寻求变革、创新和突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处理这些问题上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并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建议防止无限扩大地方舞台发展问题的新闻报道,以偏概全,以平常心看待区域舞台发展问题,增强对长远发展前景的信心。
第二,加大对地方技术改造投资的支持力度,适当倾斜生产力布局,推动形成新的优势产业集群。目前,全球先进制造业正在从自动化和信息化向数字化和网络化升级。就特点而言,此次升级不需要大规模更换现有生产设备,而是通过设备的数字化改造实现“软硬件结合”。吉林省制造业特别是重点企业的装备水平相对较高。加强技术改造升级是可行的。如果国家实验室和创新中心的布局能够再次倾斜,就有可能形成新的优势产业集群。
第三,支持地方政府在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改革中先行先试,突出代表性案例,发挥引导社会预期的示范作用。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复杂性高。从经验来看,推出一个成功的模型会事半功倍。建议支持地方选择有代表性的个体国有企业,近期重点放在释放活力、推进改革上,取得实效,形成示范效应。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北研究组
研究组组长:王安顺
研究组成员:高世贞赖幼伟魏继刚宋子峰孙夷户秀荣
作者:宋子峰
标题:对支持吉林省制造业转型发展的三点建议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1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