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89字,读完约2分钟

张红彬

人们对金融业务主体的印象倾向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即追求的目标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然而,随着金融业的改革,越来越多的银行机构意识到,单纯以利润最大化来推动自身发展的模式越来越“无效”,银行不仅要锦上添花,还要知道如何及时提供帮助。

做有温度的金融

面对最近的“利玛窦”台风灾害,浙江农村信用体系中社会组织的行动告诉我们,农村信用组织作为基层金融的代表,肩负着做温金融的责任,不遗余力地参与灾后重建,其积极影响不仅仅局限于金融领域,还会延伸到整个经济领域,甚至对社会发展有着明显的积极意义。

做有温度的金融

近年来,不仅农村信用体系正在实行温融资,而且大型商业银行也在尝试将社会服务功能引入银行,如中国建设银行推出的“劳动者港湾”就是一个典型。从这些实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温度金融的内涵不仅包括其“职责”金融服务,还包括越来越多的非金融服务;它不仅体现了金融支持服务功能,还与公众建立了情感纽带;它不仅突出了良好的金融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而且还实践了社会责任。

做有温度的金融

有温度的金融也是包容性金融理念的微观体现。普惠金融本身肩负着强大的社会责任,温基金融根植于人文关怀,是深入人心的金融服务,是银行作为企业公民的使命。同样,从近两年的金融精准扶贫中,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源通过各种渠道流向越来越多的弱势群体,这也是一种带有温度的金融。这种金融实践的意义不仅在于借钱给穷人,还在于为大量弱势群体创造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倡导劳动创造价值的人生观,这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做有温度的金融

它不仅需要感情,还需要足够的能力来处理有温度的财务。首先,银行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促进自身业务的不断优化和升级,从而拥有可持续和更好的盈利能力——这是一个好银行的基础。在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我们应该以各种有益的方式回报客户和社会的利益,这样我们才能在财务工作中持之以恒。

做有温度的金融

要做到金融有温度,金融机构的主体必须自上而下地连接,在全体员工的参与下,从各个层面促进优质服务的实现,其措施必须内化,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同时,有必要将温财务贯穿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只有通过“从内到外推动”,用“温度”来做金融才不会是一个空词。

标题:做有温度的金融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9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