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7字,读完约5分钟
“首次认证”改革是指将“首次认证”作为审批和办理“后认证”(审批、备案和验证)的依据。在看到“首次认证”后,“认证后”部门直接“颁发证书”,不再要求市场主体提交重复的申请材料,“认证后”部门只进行合规性审查。
1月30日,《金融投资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成都高新区(以下简称成都高新区)成立一年多来,生机勃勃,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改革成果不断涌现。2018年,新注册各类企业20416家,注册资本(金)增加1844.7亿元,占成都保税区新增总额的75.7%。形成了50个改革创新的实践案例,“首正通”行政审批改革模式已延伸至全国,许多制度创新如“自由贸易通行证”和创新信用凭证等走在全国前列。
率先试行“一证制”改革
“首证通”改革于2018年4月在成都高新区率先试点,以实现“只进一门”、“最多跑一次”、“最早一天成功”的目标。“首证通”开辟了“先许可后认证”改革的“最后一英里”,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制度交易成本。
所谓“第一证”,是指市场主体开业时,在环保、工商、食品药品监督、城管等部门申请并获得的第一个批准许可(备案和验证)。
成都高新区环辉商业广场(油坊)是此次改革的第一受益者。“去年5月,我们的商场面临集中开业,但仍有大量餐饮企业未申请牌照,时间非常紧张。”“油坊”项目运营部经理张俊鹏回忆说,成都高新区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局了解情况后主动服务,通过成都高新区“一证通”行政审批改革,86家餐饮企业同时进入运营状态。
“首正通”的行政审批改革系统地解决了某一行业的市场准入和准经营问题,激发了市场参与者的投资和创业活力。2018年,成都高新区新注册各类企业20416家,平均每个工作日新增企业88家,即每5分钟就有一家企业在此诞生;新增注册资本(金)1844.7亿元,其中注册资本(金)13.15亿元的外商投资企业281家。
为全面推进“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近日,成都高新区出台了《餐饮业行政审批改革推进实施方案》,对注册地址在成都高新区、营业面积在150平方米以下的食品经营单位实施“首证通”行政审批。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在更多行业推广和复制这一改革经验。
不断拓展国际“朋友圈”
2018年初,成都高新区在瑞士达沃斯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新全球化与成都高新区实践”的主旨演讲,提出了新全球化的“成都高新区解决方案”,并针对中小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商业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发表了题为“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中小企业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解决方案”的演讲。
成都高新技术自由贸易区借助tsppp加速全球人才、技术、产业等资源要素的集聚,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和城市转型。2018年初,成以科技创新中心落户成都高新技术自由贸易试验区。目前,项目登陆正在有序推进。
从成以科技创新中心到越南任慧经济区的杨康工业园区,从以色列的阿里尔大学科技创新园区到香港的秋提西威智能制造工业园区,国际“朋友圈”不断壮大,也越来越受到财富500强企业的青睐和认可。
2018年,财富500强制药公司赛诺菲宣布,赛诺菲中国中西部运营创新中心和赛诺菲全球R&D运营中心已正式落户成都高新区。该中心是R&D首家医药创新中心,也是世界500强制药企业在成都直接投资运营的区域总部,将带动成都、四川乃至中西部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创新“自由贸易”金融服务
2018年6月,广州中山大学自由贸易区综合研究所发布了《2017-2018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其中成都区域投资便利化指数、金融管理和服务创新指数均排名第一。
2018年7月,成都高新区与成都银行联合打造“自贸联”金融服务,在成都高新区自贸试验区正式启动。这项服务由“自由贸易贷款、自由贸易利益和自营贸易”三部分组成,以“融资、减费和服务”为核心,实现政府、银行和担保三方联动,解决企业融资问题。
“以一个小型外贸进出口企业为例,如果你向成都银行申请500万元的贷款,年周转率是原来的5到6倍,每年可以节省42.6万元的财务费用。”据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服务还包括利率、国际结算费用优惠和利息补贴,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
截至2018年底,“自由贸易区”已为54家企业提供了各种服务;共向15家中小外贸企业发放自由贸易贷款,年末自由贸易贷款余额5700万元;共有10家企业获得了免费结算服务。
除了“自由贸易”金融服务,成都高新区还推出了一个试点项目,以促进资本账户收入结算支付的审查;启动天府证券交易中心“自由贸易展区”,吸引60家中外企业登陆“自由贸易展区”展示;帮助四川风险投资和上海自由贸易区基金发起设立四川首家自由贸易区股权投资基金;加快国内有限合伙人机制在成都的试点。
标题:成都高新自贸区新增注资超1800亿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7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