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19字,读完约9分钟
6月18日,永村在早上。14岁的初中生王琦很早就拿起了书包。今天,他和往常不一样,因为他要和妈妈一起去云香九年一贯学校,每学期参加一次家长会。他打电话问同村的一个同学张伟是否想和他一起去,但另一端传来了另一个声音。王琦放下手机,悲伤地告诉我,张伟的父亲接了电话。张伟的父亲说,这学期期末考试后,张伟在成都一家磨具商店工作了一个多星期。他下学期不打算学习,所以他不打算参加家长会。事实上,王琦的三个同学决定在张伟这个学期之前不学习,而且这种情况在三年级会越来越严重。王琦的母亲插话说:村民们现在说读书越来越没用了。看看王琦的表弟张晓,他是村里唯一一个被XX大学(重点大学)录取的人。现在他已经毕业了,还没有找到工作!我只能帮他叔叔在外面做生意,因为我家欠了一笔债,还不如王琦的表弟王海洋(和Yuki同龄)。他没有初中毕业,他在外面经营运输。现在他已经买了两辆车...
这是“阅读无用”概念在底层村庄的日常表达。
——摘自李涛6月18日的《农村调查日记》,
今年春节期间,上海大学一位博士撰写的《还乡日记》不经意间引发了中国舆论的集体“乡愁”,一度成为网络上的热门文章,提出了一个尖锐而沉重的时代命题:“知识是弱者”。
“知识弱势”背后隐含的论点是,知识实现阶级向上流动的功能正在减弱。总的来说,是知识转化为财富和地位的功能在弱化,使得农村地区的“家庭式”教育难以获得直接的现实回报,阅读在实践理性主导的中国农村变得无用。
这无疑在中国引发了新一轮关于“阅读无用性”的公开辩论,围绕“阅读无用性”的学术争论也逐渐升温。不幸的是,所有的讨论都只局限于说话者的主观价值偏好和假设。
“知识弱势”背后的“无用阅读”概念是不是一个当今中国农村真正流行的社会事实?或者这仅仅是由无情的媒体炒作引起的公众舆论的头脑风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去年我们以中国西部一个偏远的行政村为例,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地考察。
被调查的样本村——云乡永村,位于四川省揭县西南部,地处该县偏远山区,海拔600-900米,面积6.9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5%。永村所在的郧县是芥子县唯一一个没有公共交通的乡镇。永村辖11个村民小组,共有273户,总人口1001人(其中男性519人,女性482人),平均年收入只有6856元。这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庄。
40%的农民家庭认为阅读没有用
在全村262户有效农户样本中,128户农户认为阅读有用,占总数的48.85%;认为读书无用的农民家庭有106户,占总数的40.46%;有17个家庭认为这无关紧要,占总数的6.49%;有11个家庭认为他们不知道,占总数的4.2%。
绝大多数农民家庭对阅读的效用有自己明确的判断。虽然阅读无用论在以永村为代表的偏远山区的完整行政村中并不占大多数,但40.46%的比例也表明它在村里有很大的影响力。
在子女完成了每一阶段教育的农民家庭中,完成了较高阶段教育的农民家庭对阅读无用性的认识比例较高。其中,子女完成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农民家庭对阅读无用性的认同率分别为61.54%和67.57%。这比55.2%的农民家庭的孩子只完成了义务教育高出近10个百分点。
总体而言,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民家庭比例最高,而子女仅完成高中教育的农民家庭比例最高。可以看出,乡村学校在乡村社区的文化辐射和正统观念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农村孩子的辍学率因为学校的退出而反弹,直接的后果将是坚持阅读在农村有用性的人数将会减少,随着乡镇学校布局中心的上移,阅读无用论将会在农村社会更加流行。
贫困的农民对无用的阅读理论有最高程度的认可
在阅读无用性的认同度上,村里的贫困阶层认同度最高,为62.32%,其次是农村中产阶级(37.24%)、村里的富裕阶层(22.22%)和村里的富裕阶层(17.95%)。如果按收入来划分,家庭年收入在5万到10万元之间的富裕阶层对阅读的有用性认可程度最高,而家庭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贫困阶层则认为阅读无用。
在家庭收入结构中,对土地收入的依赖程度越高,阅读有用的群体比例越低,阅读无用的群体比例越高。来自贫困弱势阶层的农民家庭对阅读无用性的认知最高(68.89%),而与土地完全隔离的农民对阅读无用性的认知最低(4.79%)。
数据显示,60.7%有男孩的农民同意阅读的有用性,而只有43.0%有女孩的农民同意阅读的有用性,52.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男孩和女孩的农民同意阅读的有用性。
因此,与有女孩的农民相比,有男孩的农民显然同意阅读是有用的。同时,51.2%家庭中有女孩的农民同意阅读无用,比有男孩的农民高出10个百分点,比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男孩女孩的家庭高出7个百分点。
乡镇学校的撤离已经把乡村社会变成了文化沙漠
在解读永村农民和农民对阅读功能不同层次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发现无用阅读理论在中国农村的流行不是媒体刻意渲染的虚假命题,而是真正影响当前农村社会的真实命题。为什么,当中国步入知识社会和开放社会时,中国农村阅读无用论的思潮日益突出?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至少有三个因素不可忽视:
首先,中国“单位制”的解体和“就业模式”的转变导致了缺乏社会网络的农村学者陷入就业困境,影响了传统的乡村社区阅读效用观。由于社会就业体系缺乏必要的社会网络,也缺乏与知识体系完全不同的文化习得,许多农村家庭的孩子不得不进入第二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或者回到家乡而没有工作。因此,村里口头流传下来的学者形象,无疑进一步固化为大学毕业生在二级劳动力市场找工作、回家失业的形象。这个现实的例子无疑与前面的例子完全相反,阅读可以得到一个铁饭碗,改变自己的命运,阅读无用的概念逐渐出现。
第二,中国不断开放的城乡人口流动政策抵消了传统上村民只能通过阅读进行身份转换的功效。在农村,曾经的流动理想只能通过阅读来实现,现在有了多样化的替代选择,更不用说曾经在农村发挥的准垄断推广渠道的优势正在逐渐弱化,农民的实践理性将强化“阅读无用论”在“成本效益”投资决策中的思维形成。
第三,农村学校的大规模撤离使乡村社会变成了文化沙漠,这为底层阅读无用论的流行提供了一个现实的空空间。以“两个基础”为例。1986年,中国有82万所小学和9万所普通中学。到2014年,小学和普通中学的数量分别降至201,400所和52,600所。在这些合并的小学和中学中,绝大多数是农村学校,位于广大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学点更是如此。如此大面积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对乡村社会的直接影响是,曾经作为村庄文化中心的学校逐渐远离村庄,村庄逐渐成为文化沙漠。
家庭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底层阶层的向上流动
综上所述,我们总结出:第一,农民家庭越是处于各种分类标准的底层,他们越是认同阅读是无用的,这说明底层阶层难以实现向上流动背后有着强大的家庭约束;其次,子女教育阶段越高,农民家庭承认教育无用的比例越高。可以看出,距离越远,在教育筛选轨道上停留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引起底层家庭的反对;第三,在家庭收入结构中,越是重视土地收入,认为读书无用的群体比例就越高。由此可见,空的开放市场也是导致阅读无用论形成的关键因素;第四,不是村里最富有的家庭同意阅读的有用性,但是中上收入的家庭同意阅读的有用性。第五点值得特别注意:底层家庭中关于阅读效用的话语表达和行为逻辑往往不一致。这种不一致的内在原因和深层逻辑是什么?
我们对永村的研究表明,永村有这样一批农民家庭。虽然他们认同教育在问卷调查中的有用性,但在访谈中发现,他们对子女的教育往往采取一种自然的不作为态度和行为,他们对子女教育的态度是“读和学,如果读不出来,就早早工作或结婚。”
底层社会中底层群体的话语表达与日常行为之间总是会出现显性的不一致,更不用说隐性的表达了,他们无法准确说出自己的话语和行为中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内在诉求。
事实上,与重视教育、教育选择多样化的城市家庭相比,这种农村地区日常的消极行为表现,表面上符合儿童教育的自然发展,客观上导致了农村底层提升自身阶层的困难。
农民家庭越低,他们对阅读无用性的认同比例就越高,因此受教育导致代际社会流动的可能性就越低,阶层固化的症结就越多来自这一群体,这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和有针对性干预的现象。(文中及以下各市县均为化名)(边肖·李涛,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齐志辉,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合作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
(编辑:高楠)
标题:偏远农村实地调查:四成农户家庭认为读书无用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2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