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7字,读完约3分钟
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已经挂牌三周年。最近,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获悉,在过去的三年里,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金融改革和创新取得了重要成就。截至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即《黄金改革30条》,已全部实施,24项措施取得显著成效,11项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和推广。自贸试验区跨境收支总额占全市总量的四分之一,对促进综合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促进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贸易投资和融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显著提高。本地区企业对跨境融资进行宏观审慎管理,有效拓宽了跨境融资渠道。跨境人民币外债签约和境外人民币贷款发放大幅增加,为涉外企业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权力下放进一步加强,银行机构无需为该地区货物贸易中的甲类企业开立账户进行贸易收入核实。贸易和投资的分散化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同时,本地区个人通过经常账户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也有效提高了个人跨境使用人民币的便利性。
资金使用效率不断提高。该地区跨国公司开展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真正实现了全球基金管理模式下不同市场之间的资金转移。
租赁创新政策的效应逐渐显现。融资租赁可以收取外币租金和售后回租下的外币付款,因此企业可以减少高达2%的汇兑损失。天津分行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取得了多项国家“一级订单”和“一级订单”,如引导本地区租赁公司办理外债清偿意愿、引导银行与两家金融租赁公司开展首个联合租赁业务、引导银行搭建首个租赁公司外币现金管理平台等。充分发挥天津租赁特色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加快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是促进京津冀的协调发展。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北京管理部、石家庄中心支行共同制定了协调机制,较好地实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支持与天津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推进的有机结合。跨区域金融协同创新合作不断加强,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增加对京津冀重点项目特别是与京津冀协调发展密切相关的项目的信贷供给,创新金融产品,拓宽融资渠道,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基金落户天津,加快了三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了产业转移和对接,对天津自贸区金融集聚效应的形成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金融跨境业务发展迅速。截至今年3月底,本地区实体新增本外币账户5万多个,跨境收支近1400亿美元,跨境人民币结算近3000亿元。制度创新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商业环境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改革开放的红利不断涌现。
标题:“金改30条”均落地 11项措施全国推广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8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