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6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贵阳4月12日电(记者刘志强)登上扶贫索道
采摘和装载篮子,然后把篮子挂在钩子上,打开发动机,一篮篮的绿色西蓝花被“安置”在索道上,并被运送到山腰的柏油路上。在那里,购买西蓝花的公司的卡车已经等了很久了。
“这是今年收获的第一批西蓝花。我家的4亩梯田已经收了5000多公斤,每公斤2元可以卖1万元。”党枣村50岁的村民杨昌华说。
他抑制不住收获蔬菜的喜悦,笑了起来,开始了与记者的家庭谈话。“西蓝花一年可以种三季,加上种了好几年的中草药,我家去年“封顶”了,告别了贫困。”杨昌华说道。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排雕镇砀枣村是省级二级贫困村。2017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村里建了一个蔬菜基地,近200英亩的西部蓝色花朵被种植在陡峭的梯田里。为了解决山区耕地少、坡度大、修建机耕道困难的问题,村民们在基地的陡坡上修建了五条索道。
种植蔬菜时,用索道将生产工具和农家肥从山腰运输到山脚;收获时,蔬菜由索道从山脚“运送”到半山腰的路边,然后由收单行“订购”,统一装车运输,方便快捷。
现在,是时候收获蔬菜了。记者在砀枣村看到,村民们正在梯田里忙着采摘。在山腰的柏油路上,一筐筐西兰花整齐地堆放着,等待称重和装载。
“过去,我们都在这里种水稻。我们一年只能种一季。不仅经济效益低,而且肥料和收集的大米必须由肩扛。在山上来回很难。”该党早期的村支书肖士发说:“由于种植了西部的蓝色花朵,蔬菜基地的肥料和蔬菜的运输依靠索道,这样更省力、更方便。”
萧士发是一名老党员。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更令人欣慰的了。
引擎齿轮不停地转动,过了一会儿,山下的西蓝花沿着索道一朵接一朵地被运送到路上。村民小石军看到自己的菜篮子里装满了西洋花,赶紧把篮子摘下来,放在地上。这时,收购公司的工作人员带来了秤,小和另一个村民把篮子举起来,称了称,装上了秤。
“我家种了12亩西蓝花,摆脱了贫困。我有信心!”萧对说道。
“我们有破碎的土地、陡峭的斜坡和恶劣的自然条件。然而,在《在扶贫之路上》中,每个人都紧随其后。”排雕镇镇长杨光军说。
除了蔬菜,排刁镇还通过在森林里养鸡和养黑头猪来造福每一个贫困家庭。
“镇上有2672户家庭和10264户贫困家庭。2017年,在该行业的推动下,有1635人的405户家庭摆脱了贫困。”杨光军说,今年,预计会有更多的人告别贫困。
(主编:何一华hn110)
标题:索道上的产业脱贫路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7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