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28字,读完约6分钟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着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着力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金融与房地产、金融体系良性循环。从现在开始,本版将发布“促进三个良性循环的形成”系列报道,从如何在金融与实体经济、金融与房地产、金融体系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入手,理清难点和难点,探索方法路径。
对于个人来说,血液循环是否顺畅关系到生命安全。就国家而言,金融运行能否良性循环,关系到是否存在影响国家安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资本是国民经济的血液,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和良性循环是国家金融稳定和安全的基础,也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原因不难理解,但在金融实践中,也存在一些混乱,如“从现实到虚无”和“资金空转向”。为了追求利益,大量本应分配给实体经济的金融资源,通过金融“伪创新”,让资金变成“背心”,非法涌入房地产等领域。虽然从短期来看,金融机构获得了利润,但从长期来看,这不仅造成了实体经济的贫血症,也给金融业本身积累了风险,严重影响了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贷款创造存款,金融机构贷款给非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用它们来进行生产,形成一定量的利润积累,然后把其中的一部分存入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拥有资本,然后扩张以支持实体经济,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实体经济为金融提供了多少资本,金融业又能发展到多大规模,自然就能形成对金融业发展规模的有效控制,规避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说。
加强监管,整顿“从现实到虚拟”的混乱局面
如果资金在金融机构交易,如果它们不支持实体经济,就像车轮打滑。虽然它转得很快,但汽车并没有前进。为促进金融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变乱为虚,2017年3月,银监会专门安排部署了“三违”、“三套利”、“四不正”、“十乱”专项治理。
根据银监会发布的数据,在“三违”专项治理中,各级监管机构共发现11534个问题,涉及金额4.15万亿元,其中信贷、票据、同业、理财等具体业务领域问题最为突出,内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在“三套利”专项治理中,各级监管机构发现4060个问题,涉及金额3.78万亿元,主要集中在监管套利方面,突出表现在跨行业、跨行业的金融业务中,如银行间、理财(资产管理业务)、银信合作和部分表外业务。
银监会也相继发出巨额罚款,加大了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目前,银监会已公布查处广发银行惠州分行120亿元非法担保案、农行北京分行39亿元票据案(601288)、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成都分行775亿元信用欺诈案(60万)等重大案件。其中,银监会对广发银行一次性罚款7.22亿元,是目前银行业最大的罚款。
中国人民大学崇阳金融学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这一系列“强监管”行为将有助于促进银行机构合规经营,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下一步是把握完善公司治理的基础,从股东资格、关联交易、组织结构、考核激励等方面理顺和完善公司治理体系。”董喜淼说道。
去伪存真保护金融创新热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李认为,在银行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节奏、力度和方法。当银行的“创新”速度过快甚至偏离金融原点时,应该通过监管手段进行监管,使银行的发展能够得到回报。银行业是实体经济的主要资金来源,因此有必要整顿市场混乱,防止资金脱离实际,使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
董希淼表示,良性金融创新有利于增强金融业的竞争力,提高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能力。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一些混乱不是由金融创新本身造成的,而是一些银行机构以创新的名义套利的事实,其根源在于“伪创新”。就中国的情况而言,目前银行业的创新不是太快,而是相对滞后;这并不过分,但相对来说还不够。在整顿混乱的过程中,监管部门要特别注意防止对良性金融创新活动的“意外伤害”,保护银行业机构创新发展的积极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深刻理解监管部门整改工作的意图和要求,妥善处理金融创新与合规管理的关系。
服务肖伟让金融回归原点
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而小微企业实际上是繁荣的。为小微企业服务是当前金融业发展的一大不足。要在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必须正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金融机构要勇于创新,为小微企业服务。
董希淼认为,要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良性循环,金融机构需要增强金融服务的广度。金融机构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科技手段,扩大企业和个人在金融服务领域的覆盖面,特别是小微企业和农村地区的大客户群体,提高金融服务的可用性。要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作用和银行业的核心作用,加快投贷款联动试点,通过银行资金的干预,引导金融资本更多地投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客户,增加直接融资比重,优化金融市场融资结构,逐步降低宏观杠杆率。
民生银行(600016)首席分析师文彬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普惠金融信贷风险高的主要因素。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财务不透明和缺乏信用记录等问题。相关信息分散在工商、税务、海关、法院、土地、环保、电力等多个部门。银行很难获得完整的企业信息,也很难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
尽管困难重重,金融机构在帮助普惠金融方面仍有成功经验。例如,威海市商业银行根据当地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特点,创新推出了“智灵通”理财产品,解决了科技型企业因缺乏资产抵押而难以融资的痛点,被银监会评为“全国小微企业特色产品”。目前,威海商业银行已为172家科技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贷款余额近40亿元。数据显示,信贷支持企业的销售收入和纳税的年增长率分别超过20%和30%。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表示,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现代经济金融体系建设必须以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为基础,核心是信用信息系统建设。目前,我国正在加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
显然,银行普惠金融转型是金融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兴业研究的普惠金融专题研究报告,目前,中国有20万亿的市场,yuan/きだよよ0/,which正在等待银行业扩张。银行业需要改变过去“太穷爱富”、“太小爱大”的局面,积极推行普惠金融,让资本下沉,进一步提高“三农”和小微服务水平,让金融的活水浇灌实体经济,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方圆珍
标题:金融与实体要血脉相通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5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