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2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2017年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科创上海”的品牌效应和战略优势在“一减一增”中尤为引人注目:2017年国家科技奖励数量同比减少7项,而上海的奖励数量逆势上升6项,共增加58项,占全国奖励总数的20.7%。这是自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来,上海市获奖比例首次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超过20%。自2014年5月以来,上海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比例三次刷新纪录,上海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面取得初步成功。
服务科技创新的国家战略
根据新公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名单,上海市共获得6项国家自然科学奖、1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39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2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分别占全国同类奖项的17.1%、16.7%、22.9%和28.6%。
据粗略统计,每六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中就有一项来自上海;五分之一的国家科技进步奖由上海获得;近30%的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奖由上海提供。
在高水平的奖项中,上海的表现是显著的: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上海参加了一次;三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上海参加了两项;在2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上海率先完成一项,参与完成两项。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上海的国家战略。面对国计民生的重要需求,上海研究者牢记使命,勇攀高峰。
为了探索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这次由上海科学家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和品种设计”,将中国水稻研究推向了世界领先的科技前沿。从此,水稻育种专家可以更方便地培育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
煤炭是中国储量巨大的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煤炭资源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具有战略意义。上海的洁净煤化学技术已获得多项国家科技奖励。此次,由中国石化集团上海石化研究院牵头的“高效甲醇制烯烃全流程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一重大创新进一步将煤制甲醇等初级产品转化为基础化工产品。
化学工业、材料、工程、能源、通信、土木工程...这些获奖项目涉及领域广泛,学科门类齐全,显示了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旺盛生命力。
基础研究积累创新耐力
雄厚的基础研究和完备的学科是上海打造创新品牌的独特优势。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上海制造”项目背后,有着更长、更深层次的基础研究积累。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中心主任刘海峰表示,申请国家技术发明奖的门槛很高,这不仅要求在产业化方面有引人注目的表现,还要求有更严格的标准,即国外没有相同的核心专利。换句话说,即使它们在国际科技舞台上竞争,它们也是可以获得的核心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钕玻璃始于1964年,经历了四代技术变革,走出了两位院士,经过十多年的艰苦技术研究,才有了一套大规模、大批量、高稳定性的成套技术,上海光学机械研究所成为世界上唯一掌握这套成套熔炼技术的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陶瓷研究所完成的“大规模高稳定性轻质碳化硅整体结构制备技术及きだよ 0/遥感应用”项目填补了空国内陶瓷基复合材料遥感系统项目的空白,是该研究所几十年来的深厚积累。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宇说,抓住国际科学技术的战略制高点,满足人民改善生活的需要,对科学家提出了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他们中的许多人必须从基础研究开始,从源头规划创新,敢于咬“硬骨头”。他说,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积极调整科研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了在墨子、天宫、吴空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的优势,积累了创新耐力。这些成就也将在今后几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中得到体现。
标题:“科创上海”品牌效应和战略优势凸显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3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