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66字,读完约6分钟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改善生活需求与不平衡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和血液,应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农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粮食主产区 乡村振兴的金融路径

吉林省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在金融支持下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任重道远:农产品结构单一,阶段性供过于求,农业产业发展规模小,影响力弱,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农村基础设施负债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更加突出,农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高;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艰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完善。

粮食主产区 乡村振兴的金融路径

针对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金融现状,应加强对农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持,在深化金融改革、定位核心项目、创新金融产品、倡导普惠金融等方面实施金融倾斜措施。

粮食主产区 乡村振兴的金融路径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一个健全的农村金融市场应该是功能齐全、竞争互补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要围绕支持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主线,结合各类农业金融机构的业务特点和优势,在以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农业机构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为辅的立体农业支持体系基础上,合理定位责任。要加大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三农金融部对农村振兴的支持力度;明确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振兴中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责;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保持农村信用社法人地位和数量的整体稳定;改善农村银行的准入条件。构建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共同发展的农村金融布局,合理配置劳动力,将为金融支持农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

粮食主产区 乡村振兴的金融路径

继续增加信贷供应,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吉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保持粮食生产、储存和流通的信贷供应是保证粮食稳产高产的基础。首先,利用农业再融资、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涉农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对农业银行“三农”部和地方企业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准备金率,不断释放资金,引导和支持它们增加对“三农”的信贷供给。其次,要加大窗口引导,引入金融支持引导,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应对粮食市场改革的冲击,引导金融机构将信贷资金向农业生产、粮食流通、收购和销售倾斜,确保农业高产,增加农民收入。第三,结合金融激励政策,鼓励农业金融机构的存款用于当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鼓励发展农民合作社内部的信用合作,以真正保持和使用当地农民的储蓄。

粮食主产区 乡村振兴的金融路径

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供给结构改革。从吉林省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产业结构和金融服务的调整应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重点支持现代畜牧业的转型升级,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畜牧业贷款中心专业机构的作用,支持畜牧业社区的建设和经营发展;着力支持旅游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长白山”名片,着力支持“绿水青山”和“冰雪”景区改造升级和项目建设运营;重点支持农产品深加工高科技企业、现代农业先进机械制造、人工智能等具有战略支柱的重大项目和优质客户;重点支持体育保健、生物医学、医疗保健、休闲保健、健康养老等产业;通过农业产业金融资源的配置,农业产业结构合理,产业繁荣。

粮食主产区 乡村振兴的金融路径

推进生产方式转变,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的农村振兴战略要求“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起步较早,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村信贷需求的焦点。金融机构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解决有效担保不足的问题。可以采用“政策性农业信用担保公司+新型农业经营实体”的担保模式,协调地方政府设立风险保证金,联合保险公司增加新型农业经营实体的信贷,满足大型经营实体的金融需求,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帮助农村振兴。同时,要重点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围绕农村集体资源开发发展金融服务,结合农村集体经济的特殊性创新金融产品,大胆探索,打破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障碍,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款的可获得性,支持农民合作社的信用合作,建设村社合一,解决农村集体经济融资问题。

粮食主产区 乡村振兴的金融路径

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土地金融试点。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农村振兴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承包三权分立制度。”吉林省有15个试点县(市),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财政试点走在全国前列。试点以来,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在解决农民缺乏有效抵押物导致的融资困难、促进土地流转、增加土地集约经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要继续完善信用风险防控机制,探索土地经营权作为信用担保品的新处置方式,试点“村委会+村信用合作担保基金+农户”的互助保险机制,加快农村产权发展,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定价、供求、利益分配和流转机制。农业金融机构应借鉴已有的信贷产品,积极开展土地金融试点,探索与政策性农业信用担保公司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合作,不断扩大信贷规模,彻底唤醒农村土地“沉睡资本”,帮助农村振兴。

粮食主产区 乡村振兴的金融路径

继续推进普惠金融,提高农村金融基础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农村金融环境建设,探索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信用信息系统服务农民的作用,加快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收集,扩大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覆盖面,大力开展“信用村”和“信用用户”评选示范活动,建立高可用性、高可信度的农民信用评级标准。加强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建设,形成完整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农村信用文化的教育和宣传,多渠道宣传诚信企业和个人,营造诚信等浓厚的社会氛围,努力增强农民的诚信意识,营造崇尚诚信、恪守信用、文明农村的良好信用环境。继续做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逐步将政策性“优惠金融”升级为“商业性”普惠金融,惠及全体农民。

标题:粮食主产区 乡村振兴的金融路径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3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