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里山河,联结冀疆深情。2025年9月21日至29日,由巴州团委号召、轮台县团委与共青团安新县委联合承办的2025年石榴籽祖国行“冀疆少年手拉手 高举队旗跟党走”融情研学营顺利开展。新疆巴州的优秀少先队员跨越三千公里,先后走进北京、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等地,在为期9天的研学中解锁历史密码、感受科技力量、深化民族情谊,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青春心底深深扎根。
此次研学营以“红色传承+文化体验+科技探索+劳动实践”为核心模式,为边疆少年搭建了开阔视野、交融成长的平台。

在北京,队员们怀着崇敬之心参加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整齐列队向国旗行少先队礼,爱国种子在国歌声中悄然萌发;漫步故宫博物院,六百多年的皇家宫殿让队员们惊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坚定了文化传承的决心。走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与珍贵文物,让大家深刻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探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航天航空博物馆,前沿科研成果与航天事业辉煌成就,点燃了少年们逐梦科技、报效祖国的理想火种。

在河北雄安新区,研学活动迎来了冀疆少年“双向奔赴”的精彩篇章。在安新县雁翎小学,巴州少先队员与当地同学手拉手结对,共同体验古法磨豆腐、鱼菜共生、手工拓染等特色活动,指尖的温度消融了地域隔阂。红色主题队课上,雁翎小学的“红领巾讲解员”通过原创戏剧《雁翎队》讲述抗日故事,巴州队员分享家乡戍边历史,红色基因在互学互鉴中代代相传;信物交换环节,绘本、剪纸与特色干果、艾德莱斯绸丝巾的双向馈赠,成为民族团结的珍贵见证。文艺表演现场,新疆歌舞的热情奔放与《爱我中华》的集体共舞,绘就了各民族文化交融共生的绚丽画卷。

白洋淀畔,红色热土孕育深厚情谊。队员们走进雁翎队纪念馆,在“大抬杆”火枪与弹痕木船前聆听烽火岁月,感悟“雁翎精神”的坚韧内核;在嘎子村,小兵张嘎的英雄故事与实景剧场的震撼表演,让少年们立志成为守护祖国的小卫士;阳雀湖西里的田间地头,大家卷起裤腿体验农事劳作,携手栽种“同心树”,在汗水中体会“民族团结如培育植物般需要耐心与爱心”的深刻内涵;荷塘边,花生壳拼贴的“冀疆情”画作与写满心愿的“同心卡”,定格了“芦苇根连根,少年心贴心”的美好瞬间。此外,雄安新区核心区的智能科技探索与雄县黄湾红色文化展览馆的历史回溯,让队员们在古今对话中读懂国家发展战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担当。

“这是一次知识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轮台县少先队员阿依古丽在日记中写道,“白洋淀的芦苇荡与北京的天安门,雄安的科技馆与家乡的古城墙,都在告诉我们,我们是相亲相爱的石榴籽,永远心向祖国。”团轮台县委书记表示,此次研学营是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推进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让冀疆少年在互动中增进友谊,在实践中共同成长。
据悉,此次融情研学营活动得到了两地团委的精心组织与全力保障,后续将持续通过官方平台更新研学动态。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相信这段跨越千里的研学旅程,终将成为冀疆少年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让民族团结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指引少年们高举队旗跟党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中勇毅前行。
标题:石榴籽祖国行,2025年冀疆融情研学营圆满落幕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491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