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26字,读完约6分钟
鲁迅已经离开我们80年了。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提倡读鲁迅的作品?我认为根本原因是鲁迅的作品不仅成为了时代的文学经典,而且在为数不多的经典读物中占据了制高点。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有一定创作成就的作家有6000多位,发表的作品至少有13500种。然而,鲁迅是这一时期第一个能够体现文化精神、人格理想和思想艺术独创性的作家。鲁迅创造的“精神楷模”阿q已经毫无愧色地走进了世界文学典型人物的画廊,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领先的语言大师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语言大师。在中国语言从传统向现代的历史转型过程中,鲁迅的文学语言起到了桥梁和示范作用,具有无可比拟的美学意义和文体创新意义。他非常重视汉语的复兴,把语言文字改革提到了民族盛兴的高度。他呼吁人们直截了当、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打破旧中国的沉闷局面。他仔细斟酌并完善了自己的文字,将文字的功能和魅力发挥到了极致。他也是文体创作的先驱:他不仅创作了散文,一种新的散文风格,而且几乎每部小说都有新的形式和模式,他从不重复自己。因此,鲁迅的许多代表作成了大、中、小学的传统教材,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作为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的史诗叙事文学作品和散文,都会对社会历史生活产生广泛的反思。鲁迅生活在一个中国已经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时代,这个时代离今天的年轻人很远。鲁迅的作品向读者展示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一幅长卷,从中我们可以理解中国革命的合理性、正义性和紧迫性,这无疑是当代读者的一本生动形象的教科书。
结合实际,深刻理解鲁迅
经典作品的审美和认知意义是不变的,但它的现实意义是流动的,具有穿越时间空.的巨大潜力重读鲁迅文本应该回应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关注的紧迫问题,使其在时代发展和民族复兴的过程中不断展示思想和艺术的魅力。只有这样,鲁迅经典才能在走向大众的过程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鲁迅成为鲁迅有一个历史过程,理解鲁迅作品也有一个历史过程。研究鲁迅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史实考证”和“考证阐释”。在史实层面上,我们应该追求还原;在文本解读层面上,我们应该追求意义和价值的不断增长,不断为现实生活提供意义,在无休止的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充分实现经典价值。
例如,在过去,当我们阅读《外卖主义》一文时,我们主要关注的是鲁迅对文化遗产的态度和他的文化选择观,这无疑是正确的,今后仍应如此解读。然而,文章中也有一段话:“虽然有些人说,几百年来,挖地下煤矿对世界来说已经足够了,但几百年后呢?当然,几百年后,我们变成了灵魂,或者上天堂,或者下地狱,但我们的子孙却在那里。”这种不引人注目的讨论难道不正是对当前滥采滥挖弊端的一种批评吗?
另一个例子是“新故事”中的“奔向月球”。在过去,人们对它的解读,一般停留在对英雄后羿的赞美,对贪图安逸的嫦娥的批评,以及对背叛老师的高长虹的影射。今天,当我再看一遍,我看到后羿射杀了世界上所有的动物,导致嫦娥每天吃乌鸦扎江面,所以我不得不偷了长生不老的药,逃到月亮上。自然,我认为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将会受到自然的报复,从而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从这个意义上说,解读《奔月》不是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吗?
早在留日期间,鲁迅就把改造国民性作为自己的创作目标,把拯救中华民族的灵魂作为自己的当务之急。鲁迅在对中国国民性的消极因素进行广泛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最需要灌输的道德价值观是“诚”和“爱”的结论。这种对“最理想的人性”的呼吁不仅具有普遍意义,而且也有当前的不足之处。因为现代社会不仅需要市场经济的物质支持,还需要相应的道德要素的价值支持。没有诚信和爱心,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信用污染,信用污染比环境污染更严重。每个人都对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有切身感受。
鲁迅提出了塑造新国民性的积极主张。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明确提出三点:一是努力工作的体力;第二,纯洁高尚的道德;第三,广泛的自由能量可以容纳新趋势的精神。这实际上为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没有健康的身体,一个人无法承受工作的负担。这就是所谓的“第一”。现代社会也是一个知识更新和信息爆炸的社会。如果没有顺应潮流的精神,我们就会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最终成为时代的落伍者。道德追求是对信仰和理想的追求。现代社会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齐头并进的社会。法律是一个人自立的不可触及的底线,道德是一种没有上限的人格追求。“纯洁高尚”是一种境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然而,在《诗经》中有一首诗说得好:“山会停下来,风景也会停下来。”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对“纯洁高尚的道德”产生钦佩和向往之情,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崇高目标。
读鲁迅的作品,向鲁迅学习
我们肯定鲁迅作品的现实意义,但我们必须看到鲁迅作品有其特定的时代特征,不可能回应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所有具体问题。如果有人问:读鲁迅作品最大的实际效果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三个字:“学会做人!”
鲁迅是中国底层人民的忠实代言人。他的一生是为现代中国人的生存、衣食和发展而呐喊的一生。他的人生计划是“随时为每个人着想,寻求一些好处。”他的“道德原则”是“伤害他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滴一滴地流着血去喂别人,尽管他在有意识地变瘦,想着快乐。”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物欲横流的时刻无疑是一种稀缺的精神资源。
鲁迅也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特别是在上海,他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对革命、权力、人性、暴力等复杂而棘手的问题做出了正确的分析和判断。鲁迅怒火中烧。郁达夫说:“当我们看到局部时,他看到的是全面的。当我们热衷于把握现实时,他就把握了古代、现代和未来。”因此,读鲁迅的书最根本的目的应该是学习鲁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像他那样生活,像他那样做人。我认为这是阅读鲁迅经典作品最大的现实意义。(陈淑玉)
编者:耿培
标题:今天为什么读鲁迅?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