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32字,读完约8分钟

生产食用菌生长所需的棒需要多长时间?

在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平均时间不到2秒,一根包装完整的菌棒会从自动生产线的出口“吐出”。菌棒通过传送带进入无菌接种室完成接种,然后送入温度超过100摄氏度的灭菌炉中均匀灭菌30小时以上。

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在武义县的另一端,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温室里整齐地堆放着成千上万根这样的菌棒。棚子里的蘑菇散发出独特的蘑菇味道,蘑菇种植者感叹道:“这么多年来种植蘑菇从来没有这么容易过。”

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在我们这里,你可以在西装和西装里种植蘑菇."

许多人都熟悉食用菌,食用菌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丰富。作为食用菌生产大国,中国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蘑菇、菌类和其他可食用的菌类是人们餐桌上不能没有的美味菜肴。然而,食用菌食用方便,但种植过程非常特殊。尤其是过去放在武义县的香菇,是出了名的勤劳!

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痛苦在哪里?首先,这是体力劳动。蘑菇的种植离不开菌棒,而菌棒的质量往往决定着蘑菇的产量和质量。这些菌棒大部分是用木屑和其他原料包装在特殊的塑料袋中制成的,这需要技术含量。种植者杰夫对此深有感触:“去木材加工厂买锯木留下的锯屑,把它与麸皮和糖混合在一起。过去,混合和装袋机器是半手工的。当这些材料被放进袋子并制成棍子时,它们必须用手压实。压力越大,蘑菇的质量越好,成千上万根棍子被压了下去。整个家庭的手会膨胀。”

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光有一只手是不够的,种植蘑菇仍然是一项精细的工作。生产原料棒时,不仅要控制原料质量,还要控制湿度;装袋后,必须经过高温灭菌。武夷山的蘑菇种植户过去常常使用当地的“烹饪棒”来消毒。为了确保木棒被彻底消毒,他们通常几天几夜都睡不着。当地一家大型菇农谢因原料质量控制不严,一批菇棒报废,造成了30万元或40万元的突然损失。这种事故经常发生,经过一年的努力,他们挣不了多少钱。当地的年轻人不愿意继续做这种“不赚钱就辛苦工作”的生意,一个接一个地出去工作。

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武义县食用菌产业的转折点出现在2008年。今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所长蔡卫明带领“食用菌科技特派员团队”落户武夷山,发现当地食用菌产业存在的不足。作为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专家,蔡卫明深知良种良法是提高产业质量和效率的基础。1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与当地菇农携手,致力于食用菌育种、技术研发和推广,走上了“创新产业、培育新品种、推陈出新”的科技创新之路。

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木耳棒的生产是食用菌产业中的关键环节,蔡卫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这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他和他的团队参与成立了武夷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由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和服务,通过新建的专业化生产线集中生产菇棒,并将统一制作的菇棒直接交给菇农进行菇管,使菇农种植菇变得轻松安全。“第一条生产线建成后,木耳棒当天就订购了一台空。”那时候我心里有底,说明道路是正确的。”蔡卫明回忆道。

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目前,武义县已建成20多条专业菌棒生产线,年产菌棒3800多万支。这项技术使该县90%以上的蘑菇种植者受益。仅在武义县,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就积累了1亿多元的储蓄和收入。种植蘑菇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当地的蘑菇种植者很高兴地说:“在这里,你可以穿西装种蘑菇。”

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资金支持,物质支持,最好有一个科技特派员."

解决了菌棒问题后,蔡卫明针对武义县食用菌产业升级需求,开展了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升级的示范推广。

武义县食用菌生产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蔡卫明团队首先与当地企业合作,在夏秋季开展食用菌生产新品种的选育和示范,培育出了市场价格远高于常规品种的优质香菇品种。针对我国南方夏季栽培高品质蘑菇的问题,蔡卫明团队开发了以夏季高温栽培突破为核心的生产技术,并培育了专用的高品质品种用于工业化生产。现在,许多地方在夏天和秋天都可以在武夷山吃到新鲜美味的蘑菇。在新品种的帮助下,蘑菇种植者有办法增加收入并变得富有。

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为了促进武义县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蔡卫明也积极发展工厂化生产的新模式。他带领的团队开发了一种具有防雨控湿、调光控温、主动通风功能的食用菌双棚三效栽培设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食用菌生产易受恶劣天气影响、产量波动大的技术难题。

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此外,蔡卫明和当地团队还创新并建立了光伏发电和蘑菇栽培互利互惠、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每亩产值11万元,成为浙江省第一个“菇光互补”基地。

有了技术,如何促进技术的普及,使菇农获得更高的效益?

在蔡卫明看来,要真正推动农民致富,远不止传授技术。为此,他和他的团队在武夷食用菌区建立了一个集科研开发、实验示范、成果转化和技术培训为一体的服务中心。作为示范模式,在农民的带领下向农民展示,累计培训指导50余期,推广食用菌新品种和新技术2亿多袋,有效提高了武义县食用菌科技水平。“无墙学校”武夷食用菌区服务中心也吸引了省内外2000多人来此学习。菇农称赞:“资金支持,物质支持,还不如来个科技特派员。”

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给农民看,带他们去工作”是蔡卫明最大的感受,也是近年来作为一名科技记者最重要的经历。“有时,农民不敢在没有看到结果的情况下尝试我们开发的品种和技术成果。现在,我们向农民展示结果,农民也会效仿,不久我们将能够推动技术和工业。”通过技术支持和支持,蔡卫明团队在武义培育了15个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和10个家庭农场,拥有23个年收入超过20万元的大型专业农户,使菇农更加富裕。

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我的工作方向是应用研究”

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在中西部许多地方发展迅速,蔡卫明的成就和技术也有了新的突破。

新疆阿克苏市是著名的水果蔬菜之乡。许多被修剪的果树树枝不是被随意丢弃就是被直接烧掉,这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造成了相当大的浪费。2017年初,蔡卫明收到浙江省科技厅干部提出的技术援助请求。他灵机一动:这难道不是一种天然的、可再生的“真菌棒”吗?为什么不用它们来发展食用菌产业?

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自2017年以来,蔡卫明团队成功开发了用阿克苏果树枝条栽培黑木耳的技术。当地没有现成完整的菌棒生产设备,所以他们利用一个合作社的场地制作自己的灭菌柜和接种箱,为生产创造条件;没有专门的真菌棒培养室,他们找到了当地核桃加工厂的仓库来培养;结合实际情况,团队专门设计了一套定时自动喷水管理系统...这样,当地黑木耳产业不仅实现了从无到有,而且落地生根,被列为科技援疆“万亩亿元”精准扶贫项目。目前,阿克苏已建成四条黑木耳菌棒生产线,蔡卫明的科技特派员事业越来越兴旺。

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国70%以上的贫困县都发展了不同规模的食用菌产业。蔡卫明从事食用菌行业近30年,认为该行业规模小、周期短、见效快,非常适合农牧民脱贫致富。“现在食用菌产业在很多地方发展很快,政府的支持也很大。可以说,它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采访结束后,蔡卫明将于当天下午前往福建。一年后,他花了将近一半的时间出差,让他从实验站忙到示范基地,从生产线忙到田间。在他看来,他的食用菌事业离不开国家对科研人员的长期稳定支持。“有了长期稳定的支持,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对生产急需的技术进行研发、产业化、推广和应用。无论是科技特派员制度、浙江省重大农业新品种培育专项,还是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都在这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我的工作定位是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研发成果必须真正解决生产问题,引领产业升级和发展。”蔡卫明说,食用菌产业要真正为农民增收服务,既要深化基础研究,为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生活用水,又要针对产业发展需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更大的突破,才能促进我国工业又好又快发展。”(顾)

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人民日报》(2019年8月12日,第19版)

(原标题:展示给农民,并与农民一起分享(从科学和技术的角度来看,在地球上写论文)

编者:纪爱玲

标题: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