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国旗,奏国歌,全体师生请注意!"

高永特别关注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在山里,一面国旗往往代表一所学校。有了这所小学,十里坝镇的孩子就不用长途跋涉去上学了。”

该校是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港西校区赵小学。齐和葛英芬是小学里唯一的老师。作为农村教育的守望者,在过去的35年里,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把农民的孩子从山村送到了远方。高永奇的400多名学生被大学录取,30多名学生被研究生院录取。在简单的山村里,知识的曙光初现。

太行山里的“孩子王”

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赵家冲村位于太行山腹地。这是一个著名的贫困村庄。1984年,高勇奇从部队复员回国,主动成为村里小学的一名教师。几年后,他动员高中毕业的妻子葛英芬来学校做代课老师,夫妻二人成了山里的“孩子之王”。他们不仅在工作中互相支持,而且还一起参加函授学习,并通过考试,成为公共教师。

太行山里的“孩子王”

"开始时,我们俩的月薪都不够80元."高永奇回忆说,虽然条件艰苦,但他看到村民一代代都很穷,一些学龄儿童没有上学,留在家里做农活,这坚定了他当老师的信念。葛英芬说,每天早上6点,老高都来学校打扫卫生,备课;在雨季,他赤脚走路,一个接一个地挑水;冬天,他在教室里烧炉子,这样学生们就可以有一堂温暖的课。临城县教育局局长王秀海说:“不管外部环境如何,老高参总是从工作中找到快乐,并一直与学生分享这种快乐。”

太行山里的“孩子王”

如今,校园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2015年,赵小学扩建,新建筑面积215平方米,36万元。它在2019年夏天进行了翻新,配备了现代教学设备和仪器。近年来,临城县投资2亿多元建设了一批农村小学。

太行山里的“孩子王”

发现孩子的亮点

“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发掘孩子的长处和闪光点,抓住每一个教育机会,因材施教。”对于教学,高永有自己的一套看法。

赵俊峰曾经是高老师班上的“捣蛋之王”,成绩不好,爱逃课。经过几次推心置腹的谈话,高永决定每天放学后给他补课,让赵俊峰在两个月内赶上他的成绩。“为学生着想,培养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不要让后进生变成落雁。”高永说。

太行山里的“孩子王”

经过不断实践,高永奇总结出“启发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和“明确教学法”。他还将玩游戏、讲故事、唱儿歌等形式融入课堂,营造了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快乐学习舞台。在业余时间,高永还为学生精心策划,组织了舞蹈、围棋、朗读等兴趣班。

太行山里的“孩子王”

高永奇的笔记本上有这样一句话:“30多个春秋,10000多个昼夜,学生和课本融入了我的生活,教室和学生丰富了我原本简单的生活。”

通过教育改变贫困

2019年教师节前夕,高勇奇收到一份礼物:“这是我的学生陈蕊娜从北京寄来的。”

陈蕊娜是2012年临城理科高考的第一名。她在小学时生活在一个困难的家庭。在高勇奇的鼓励和帮助下,她申请了资助,并顺利完成了学业。十多年来,她每年都专程回来看望高小姐。每逢节假日,学生们从外地回到村里,都要坐在高先生的家里,他总是在家。这也是高勇奇感到最幸福的时候。

太行山里的“孩子王”

“每天我到学校的时候,都会看到高老师和葛老师在学校门口迎接我们,放学后亲自把我们送到家长那里。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还带来温暖。他们就像我们的父母。”学生高泽轩说。

太行山里的“孩子王”

在高永夫妇的影响下,赵家冲村的村民普遍重视孩子的教育,孩子没有比吃穿合在一起更好的成绩。2019年,赵家冲村的七名学生都参加了高考,创下了高考新纪录。目前,赵家冲村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大学生,已经脱贫。高永奇通过教育改变贫困的梦想从教学的第一天就实现了。

太行山里的“孩子王”

“只有爱孩子,我们才能教育孩子。”在高永奇看来,发自内心的爱有时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

“我的梦想是让每一个山地宝宝都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走出大山,创造幸福生活。看着我的孩子实现我的梦想,我感到非常高兴。”高永说。(马晨)

人民日报(2019年9月11日07版)

(原标题:“太行山区的儿童之王”(老师,你好))

编者:纪爱玲

标题:太行山里的“孩子王”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