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71字,读完约9分钟

【按编辑分类】杭州电成立于1956年,始于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经过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工业管理学校、杭州无线工业学校等时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电子工业学院, 学校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新闻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0年浙江省和新闻产业部共同建设,实施以浙江省管理为主的学业管理体制,2007年浙江省和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同开办大学 在学校60余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文一校园从无到有,从繁盛到搬迁,为一代又一代杭电人的梦想而努力,为成长付出的汗水,由此成为了无数杭电人心中永远的记忆。 作者朱民锋作为1973年在杭电文一校园招聘的第一批学生和毕业后留在学校的老一代杭电人,用他充满爱的笔触写下了对文一校园的深刻回忆。 本文摘自其《宝石流霞的十三杭电文一校区的前世一生》(部分删改)。 回忆杭州电文一校园的作者:朱民锋(本校退休教师,1973级机械专业毕业)忙碌的杭州德胜快路,文一路入口,有近70年历史的大花园,车水马龙的繁华街道中,一个人安静。 一进院子,映入眼帘的是有历史沧桑感的建筑群和高大的树,青藤爬上绿瓦,亭台半隐烟霞,旧物又充满活力。 院子里的绿树成了树荫,曲径安静,一些青砖墨瓦挑檐的旧建筑淡淡地站在浓浓的树荫里,默默地看着人间风雨,沧桑的巨大变化。 兰亭、雪景、林荫道、教学楼、晨曦、中心花园、画楼、喷水池、行政楼、校园一角、校园小品、图书馆、实验大楼……摄影爱好者创作了各种优秀的风景照片,杭州电校友戏谑这所大院。 这里是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街道铁路佛寺社区,文一路115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建筑群。 它坐在南北,其中行政楼与东、西教学楼呈“品”字状对称配置。 白墙青瓦,宫殿式的大屋顶和各种彩色描写装饰,特别显示了与其他的不同。 该建筑群残存状况好,布局有序,建筑体量大,有中国特色,是20世纪50年代代表性的学校建筑群之一,是重要的文化教育遗产。 建筑物的背后,总是隐藏着很多故事 那是见证历史,折射出某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又为这个城市文化增光添彩,离不开许多老毕业生心中的记忆。 行政楼在很多毕业生看来,行政楼就像文人的藏书阁。 行政楼的建筑、立面使用西方古典纵横的阶段性构图,纵向分为三层,一层墙外一层突出,形式相同的二三层一层,屋顶一层。 横向也先分为3段,中心对称布局,中心段为4段,东西2段为3段。 中心段前后有厦门,再加一层,盖上休息山式的大屋顶,使整个建筑物更认真,大气。 建筑使用从中国传来的形式的抱厦、大红柱、大红门窗、屋檐下彩画、出发梁头、雀交替、脊兽、钩头水滴、“如意”纹样、门前石狮等建筑形式、构件、装饰图案和色彩充分体现了建筑的民族形式。 据说该建筑群的主楼曾经是二十军军部首长的办公楼。 1973年,我刚进学校,主楼的东、西两侧分别有一个绿色哨兵站着的展馆。 主楼后面(北侧)草坪上的假山下面有防空洞进口,防空洞的另一个出口在原杭电东北角的假山下面(现在是银马公寓前的“百年树人”石碑)。 东西教学楼的东、西教学楼位于行政楼前面,在“l”形平面上东西对称地配置,是三层砖结构。 其建筑屋顶使用厢殿的顶部形式,立面的解决比行政楼简单,仅窗户和壁柱宽度窄就分割中心突出,使用的彩画、梁头、如意头纹等装饰细节与行政楼相同。 同样的白墙,黑瓦,红窗户,揭示了历史的厚重。 同样的屋檐,彩色描写,铜环,表现出丰富的设计感。 藏在和平的绿丛中,有“白云生处有人”的味道。 每次春暖花开,或者每当秋高气爽,很多毕业生都会访问家乡,感慨万千……工字楼——我宿舍工字楼的建筑平面被配置成“工”字形,三层砖结构,体量大,建筑立面纵向分成两部分。 又见樟树林老杭电的樟树林。 随着校区的迅速发展而繁茂,随着主校区的转移而苍桑。 我眼前的这棵樟树,从附近看有点稀少,不能说是树林了。 其中年长的樟树,似乎已经是蜡烛残年了,但代替残株好好地提取新股,残株上长出嫩芽……旁边两棵樟树的树龄明显不长,离枝繁叶茂还有一段时间……东一丛,西一株,我是岁月长河的从前。 我今年11月中旬进了《杭电》读书。 那时,原来位于文三路的杭州电校区被变更为工厂,无法从学校毕业。 因此,在四机部和地方关系方面的支持下,我买了当时属于浙江大二支部的这个校区作为杭州的新学校的地方。 我作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被推荐为杭州电读书,是杭州电在“文革”后期复学后正式招募的第一届“工农兵学生”。 那年招收了10个班。 其中三班是财务会计,一班是计划统计,六班是机械加工专业,共计400名学生。 我加入的是机械加工专家,1976年6月毕业于学校,从此与杭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所属的1734组有些学生和班主任在“兰亭”原位的照片“文革”期间,很多“工农兵学生”不喜欢读书,但我很珍惜这个难读的机会。 因为学问很好,我被同学们戏称为“老先生”(当时孔子受到批评),有些任课老师评价我“傻瓜笨蛋,但学习很好”。 那时没有考试,老师不知道学生到底明白没有。 为了“骚扰”,我总是躲在大樟树下看书,尽量假装不学习。 1983年,我担任工业统计专业的指导员,报考中央电大工业统计大专班(业余),躲在大樟树下复习迎接。 1992年,我担任计算机专业党总支副书记,报考中央党校本科政治专业(业余),躲在大樟树下反复默读、背诵……中心花园纪念碑和小兰亭中心花园建于1979年。 之后,在一些载体、移动土叠石、铺砌直径、广种好树、之间种植不同的花。 西翼小亭,东卧石龙,北护古樟,南羽芳草 第一届学士学位被严格颁发,之后成立了“士子苑”。 书画和好的砥节砺行一样,设有“小兰亭”,各有装饰,有很多含义。 属于弹丸之地,色彩斑斓的落英、层绿园、曲径幽静、变迁,春观柳桃、夏天蕉雨、秋天月桂、冬天听梅雪,或咏叹或寻求思考或休息,是校园最赢的地方。 士子苑:面对母校,感慨万千,立此碑,送情。 八三级全体人员,公元1982年4月注:根据杭州电校史,1956年招收第一届中专生,1972年招收第一届文革期间的中专生,1977年复试第一届大学入学后的中专生,1980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 因此,中心花园纪念碑上记载的“第一届学士学位被严格颁发,“士子苑”应该指1980年入学学校、1984年毕业的第一届杭州本科毕业生。 “士子苑”的刻石校友应该是恢复高考后的最后一名中学专业生。 小兰亭:学校书画社,公元一九八六年十二月杭州电的“学校书画社”是以前流传的,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我有一个永远难忘的学生:他的书法在当时杭电学生中相当有名,但遗憾的是他经常把应该用于专业学习的时间用于练习书法,直接影响毕业证书。 我交流了很多次,学生的回答是“毕业后不做专业,准备在书法上迅速发展”。 没办法,就偷偷请美院教师鉴定他的书法作品。 美院老师回答说:“相当于美院一年级的水平。” 从业余的角度来看,还是不错的。 但是,从专业角度要求是不够的。 把这句话传达给学生,严厉斥责说:“不是毕业后靠书法谋生吗?” 还是现实吧! 必须保持学位,中国学位是就业敲门砖! ”。 话不欢而散 三十多年了,我对事业应该产生的迅速发展不太清楚。 我见到了前几天在报纸上出生的书法作品,我反省了自己:那一年发生错了吗? 英语角在我的记忆中,杭电“英语角”似乎与原杭电英语教师、原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有关。 根据公开资料,“1988年,马云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后,被分配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语教室的英语和国际贸易讲师。 后来马云成为杭州市优秀的青年教师,在西湖边参与了第一个英语角,开始在杭州翻译界出名。 “20世纪90年代初,杭高中把4、6级英语统一考试的成绩作为衡量英语教学水平高低的指标,马云多次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认为高中英语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听、说、写、翻译的实际交流能力,杭电英语角 面向辉煌的杭州电于1980年改建为本科大学,名字也从我就读时的“杭州无线工业学校”更名为“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4年又升入大学,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从1980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1981年学校取得了硕士研究生的招收权,同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由于本科学制为4年,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半,因此第一批硕士研究生于1984年初毕业,比第一批本科生提前半年毕业。 因此,也有人开玩笑说“杭电先有研究生,有本科生”,理由就在这里。 现在的杭电,已经有博士学位的招生资格,是浙江省和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共同建设大学,也是省的第一所重点建设大学。 杭州电的迅速发展日新月异,我相信杭州电的明天会更美好! 来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友总会西湖文化游记责任篇|楼威推荐阅读2 .新生攻略|杭电校园大暴露,萌新人们快报! 5.6.7.11 .第二届“全国创新先争奖”发表,本校徐铭恩教授获奖12 .软科|杭电本科新生质量进入全国百强原标题:《【杭电情怀】追忆杭州电文一校区》原文

标题:热门:【杭电情怀】忆杭电文一校区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23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