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3字,读完约3分钟
1883年8月1日,李鸿章亲自打开中国第一家使用地表水源的自来水厂杨树浦水厂黄浦江供水闸门,部分上海市民间出现自来水以来,已有130多年了。 美国自1914年提出第一个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水质标准以来,随着自来水事业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修订中从最初的十几项迅速发展到今天的一百几项。
20世纪初期,饮用水水质标准主要包括水的外观和水防治传染病的项目。 之后,开始重视重金属离子的危害。 从80年代开始重点是防止有机污染。 90年代以来,更加重视工业废水排放和农药采用的有机污染、消毒副产物和部分病原微生物等危害。 其基本的迅速发展过程如下。
01
1927年地方标准《上海市饮用水清洗标准》21个项目。
1937年地方标准《水质基准表》11个项目。
1950年地方标准《上海市自来水水质标准》16个项目。
02
1956年国家标准《饮用水水质标准》15个项目。
1959年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17项。
1976年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试行) 23个项目。
03
1986年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85) 35个项目。
2006年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106个项目(现行标准)。
其中,现行标准从2007年7月1日开始在全国强制宣传。 这106项检查指标分为通常指标检查项目( 42项)和异常指标检查项目( 64项)。 通常指标是反映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的水质指标。 异常指标是指仅限于相对某个地区或者很少检测到的指标项目。 新标准规定的106项指标都要求强制执行,在评价饮用水水质时,通常指标和非常规指标具有同等地位。 现行标准的实施对提高我国生活饮用水质量,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保护居民健康,促进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上海供水水质主要面临着水质藻类臭味、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高度、季节性出厂水铝高度和超标、受到社会关注的新型污染物等四个问题。
上海市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从年10月1日开始正式公布实施。 这个标准的发表意味着上海成为了第一个发行地方性水质标准的城市,其中,指标审查的范围首次涵盖了二次供水,确定了与市民的生活更加密切。
上海地标根据现有国家标准,关注国际一流标准,增加了5项指标,达到111项,大幅度提高了原来的40项指标。
上海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上海市净水工艺的改造、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供水水质的提高有推动作用。 在实施标准的过程中改善供水水质,市民对水质的提高有更大的获得感是很重要的。
原标题:《【健康贴士】谈谈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快速发展过程》
阅读原文。
标题:热门:【健康贴士】聊聊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快速发展历程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23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