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站5月8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2015年,全国所有县(市)的县级公立医院都要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价格调整、人员工资和医疗保险支付等方面入手,取消以药补医,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17年,现代医院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县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看大病、解决问题水平明显提高,大病基本不出县,努力做到就地就医。
吃药“割刀”:摆脱药价虚高
针对一直受到批评的医疗补充问题,该文件建议“所有县级公立医院促进医药分开”;“对县级公立医院的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奖金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两个渠道”;“医院减少的合理收入可以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增加政府补贴、加强会计核算、节约医院运营成本等方式进行分摊。”北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副主任、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吴明认为,把医学作为一种工具是非常准确的。首先,过高的药价应该被消除。淘汰后,这部分资金应该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来激励医务人员,从而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同时患者可以享受到更低价格的药品服务,最终造福人民。以药破医的成功标志应该是药品的虚假高空被挤出,医院的收入结构得到调整,药品和消耗品不再是主要收入。
分级诊断和治疗:改善基层服务
大型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无人问津。这次下发的文件提出了提高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推进医疗服务集约化配置、建立自上而下的分工协作机制、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等措施,这是许多专家眼中的“亮点”。
"分级诊疗是医疗改革的新战略布局."中国人民大学医疗改革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说:过去,我们把分级诊断和治疗作为一项措施,但现在我们认识到,分级诊断和治疗是新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全面调整,这表明中国的医疗改革正在深化,正在总结和探索规律。
吴明认为,如果不解决分级诊断和治疗的问题,病人就会去大医院,这无疑会增加直接和间接的费用(交通费和住宿费等)。)的医疗费用,还会导致医疗保险支出的增加,这将加剧大型医院的“假”资源短缺和患者的“看病难、看病贵”。与此同时,越多的病人去大医院就诊,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就会越下降,医生也就越找不到自己的价值,这将影响基层队伍的稳定性和对人才的吸引力。因此,分级诊疗可以带动整个医疗体系的变化,减少大型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骨干和患者的虹吸现象。
综合改革:激发基层活力
文件中提出的“深化综合改革”也是一个亮点。吴明说,过去我们谈到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时,我们了解到我们更倾向于硬件建设。这次综合改革的第一项是“调动积极性”,调动基层医生看病的积极性。动员之后,不仅可以留住病人,医生也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
王虎峰指出,过去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始终是“维护公共福利”,主要是充分发挥好功能,造福患者。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作为医疗服务主体的医生的利益。如果只强调病人的利益,医生的积极性调动不够,就很难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很难推动医疗改革。该文件提出“要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取向,落实政府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和监督责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保障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证可持续运行的新机制”,体现了供需并重。要照顾好患者的利益,充分考虑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积极性,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我们还应该考虑实际国情,使公立医院的改革能够不断发展。
专家解读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意见:他们可以当场看医生,不能离开县城
(编辑:刘)
标题:解读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意见:就地看病 大病不出县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2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