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2字,读完约3分钟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年度报告》(2017年),指出2017年,各地区相关部门在继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进程、丰富融合内容、提高融合质量的同时,重点增加农民收入、就业和创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村产业一体化的主题不断涌现。目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了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高、从简单生产到综合带动、从收入垄断到利润分享的转变,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成长期。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增主体300多万人,新增专业农民1500多万人,社会化服务组织22.7万个,服务农民3600多万人。
提升农村新产业的新形式。2017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2448.8亿元,同比增长39.1%;农村网店达到985.6万家,带动2800多万人就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加速发展,已成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新活力和新动力的重要源泉。
农业企业的利益联动机制更加紧密。随着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入,企业实体与农民之间形成了订单生产、股份合作、产销联动、利润回报等多种紧密的利益联动机制。,并探索了多种收入分配形式,如“保底收入+分红”、“固定租金+企业用工+农民养老”、“地租+职工工资+返利分红”等。
据年报显示,农牧结合、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网上购物电子商务、农村医疗和养老等领域不断拓展,已成为农民就业创业的巨大平台和重要载体。2017年,全国有740多万企业家返乡,其中72.5%是返乡农民工;中国有900万人从事休闲农业,这使得700万农民从中受益。82%以上的返乡创业者启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广泛覆盖特色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业(000061)、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信息服务业和电子商务等行业。
国家发改委发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严鹏程指出,与此同时,要看到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整合发展正处于从起步阶段到加速阶段的关键时期,还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协调推进机制还不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还需要加强;制约因素瓶颈依然突出,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关键因素支撑还不到位。融资难、融资贵、土地使用难、人才缺乏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农民与新企业实体之间的利益联动机制不够紧密,农民无法充分分享第二、三产业的增值收益;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仍然不高,许多农村产业融合企业规模小且分散,农产品加工深度不足,产品质量和档次有待提高,产品品牌竞争力不强。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创新思路,加大支持力度,继续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向更深层次严鹏程说道。(经济日报记者李雄)
标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产业融合开始“加速跑”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8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