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0字,读完约3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月29日电(记者李月华)1月27日,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刘世锦在“全国研究智库论坛2018年新年论坛”上发表讲话,指出2018年中国经济要扎实向上,不能“人为抬高”,要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地方债务“显性债务”仍是可控的,隐性债务的规模难以估计。在一些地方,它已经超过了“显性债务”,风险因素不断积累和暴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主席刘世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月华照片
刘世锦指出,从国际经验来看,在从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过渡的过程中,不同形式的金融风险相对较大,有些甚至出现了金融危机。从中国的现实来看,在中国经济转向中速平台后,其吸收、化解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以及空的实力都大大降低。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是三大战役的第一仗,金融风险,尤其是地方债务,备受关注。
至于如何处理地方债务,刘世锦给出了一个应对方案。首先,稳定杠杆,不能增加潜在风险;二是软着陆,防止不当处置引发新的风险;第三,决心解决政府和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问题,坚持中央政府不帮忙,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出售资产和收缩资产负债表来偿还债务;第四,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速度观,根据可用规模和财力确定建设规模,量力而行;第五,应该在公共服务、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投入更多资源,而不是主要投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
至于经济趋势,刘世锦方面判断,2018年上半年总需求可能会出现季节性回升。如果去杠杆化和防范风险的努力得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速度将是不可持续的,下半年将会有更大的下行压力,但出口、库存和生产性投资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回升,形成对冲。中国经济已逐步进入终端需求稳定阶段,库存和生产性投资成为波动的主要原因,即大的“L”型波动和小的“W”型波动的状态可能进入动能转换强、稳定、可持续的增长阶段。
他预计未来三年经济增长率将回落,但6.3%的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可以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刘世锦强调,中国经济在2018年应该通过降低风险、挤压泡沫、增加动能和稳定收益来提高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降低风险是指降低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降低部分企业的过度杠杆率;挤出泡沫意味着挤出一些城市的房地产泡沫;增加动能是指提高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的动能;稳定效益是促进各行业正常盈利能力的形成。
标题:刘世锦:地方隐形债务规模难估计 部分已超“明债”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4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