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名片]
他走出农村,回到家乡,用自己积累的创业经验、专业知识、技术和财富,参与美丽农村的建设和治理。已投资1000多万元,将美丽的乡村建设融入大自然,用文化和道德力量回馈桑树。他叫张广新,是黄骅市小店区刘庄村的一名村民。
半个多世纪以来,张广新一直在建筑业努力工作。他曾是一家建筑公司的瓦工、技术员、施工队长和经理。现在他是黄骅广信建设集团的董事长。
正是这样一位70多岁的老人,投入了用金钱无法衡量的大量金钱、辛勤劳动和智慧,把自己奉献给了刘庄村,一个他出生和成长的小河堤,把一个曾经满是垃圾和泥泞道路的村庄变成了一个美丽的乡村,人们可以回忆起乡愁。
虽然外面的发展让张广新变得富有,但每次我回到村子,我都会看到村子里的老路坑坑洼洼,路边的柴火堆积如山。下雨时,汽车出不去,进不去。当雨还在倾盆而下的时候,张广新不能坐着不动。“家乡不美,你的美是臭的;村民不幸福,自己的幸福有什么用?”
村集体没有收入,所以张广新决心自己掏钱,让他的家乡完全不同。
张广新认为,排水设施的建设是最基本的工程。只有解决了排水问题,做好了“衬”,道路硬化、绿化等“面”工程才能跟进。为此,他投资400多万元修建排水设施,作为美丽乡村的“第一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他亲自绘制了施工图纸,制定了每个项目的预算,材料精确到一砖一土,道路测量精确到分米。自2014年6月以来,他每天都在施工现场,并在三个月内修建了1.2公里长的排水设施。
两个多月后,他铺了5800米的乡村道路,加固了14500平方米的路肩,种了1100棵绿树,种了500平方米的冬青。
这位71岁的老人五个多月来每天都盯着建筑工地,生病时他拼命挣扎。直到去年11月底,所有的项目都完成了,他才去北京医院做手术。
多年的建筑经验让张广新在乡村建设中有了新的体验:农民的幸福不是住在高楼里。克隆城市的风景直接不是农村。例如,当一个农民在家里做饭,但缺少大葱时,他会在去菜园掐大葱时回来。这就是农村和农民想要的幸福!
为此,他下定决心要建设美丽的乡村,这样可以留住乡愁。深情的古枣林,古柳河的绿水,童年的回忆...他说:“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作品温和地融入大自然,让村民们能够享受大自然的田园风光,过上城市居民的生活。”
为了保护100多亩“百年枣园”的原生态,他多次调整建设路线;他还收集、修复和展示了旧物品,如石磨、石磨和村民家中的牛栏;在村子北面的入口处,他挂了一块写着“仁与德”的牌子,并在市民广场放置了一块“仁、义、礼、智”的石碑;村里的街道有一面文化墙,主题是“勤俭持家、团结邻里、克己”;他用“乡愁记忆”、“花园走廊”、“百年枣园”、“逍遥柳园”、“朝阳乐园”等传统文化名称来命名村庄景点...
在张广新看来,他应该离开这片土地,回到农村,回到乡亲们身边,不管他为乡亲们做了什么。“老一辈告诉我要坚持孝道。它有着广泛的含义,不仅是为了纪念我的父母,也是为了纪念我自己的土地和父母。”
[用户评论]
幸福之手:一位70岁的老人为了家乡人民的幸福,每天盯着工地看了五个多月,一直等到工程完工,才去北京做手术。这种无私的感情令人敬畏!
(编辑:刘琼)
标题:张广新:老亦不忘乡梓情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