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来自上海仁都海洋公益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仁都海洋”)的志愿者在中国沿海24个海滩捡拾了71,197件垃圾,其中大部分是不可回收的塑料垃圾,其中2,504件仍可识别,涉及数百个品牌。其中,涉及孔师傅的垃圾221件,数量排名第一,其次是娃哈哈、一宝、农福春、可口可乐、统一、伊利、王旺、、蒙牛等品牌。
以上数据来自仁都海洋最近发布的《2018年海滩垃圾品牌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发表后,七个环保组织公开呼吁监测结果中发现的涉及海洋垃圾的品牌企业采取减少塑料污染的行动。
仁都海洋创始人刘永龙9月26日告诉彭冲(www.thepaper)说,产生海滩垃圾的主要责任在于消费者,但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号召企业采取行动可能更有效。
对此,新闻联系了孔师傅、娃哈哈、伊利、蒙牛等企业进行采访,但在新闻发布前没有得到回应。可口可乐的公关人员在9月26日对这一爆炸性新闻做出回应,称该公司去年提出了“全球可持续包装愿景”,到2025年,可口可乐将在全球范围内使用100%可回收包装材料。
“直接给企业打电话是希望他们能够‘自律’,但‘自律’有时并不起作用——尤其是当只有少数大型企业这样做的时候。”清华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姜建国在接受蒋鹏采访时承认,有必要从政府和法律层面“控制塑料,减少塑料”,并实施强制性限制。
海滩垃圾涉及数百个品牌,零食和饮料大多是
仁都海洋从2007年开始关注海滩垃圾问题,并启动了“保护海岸线-科研监测”项目,建立全国海滩垃圾监测网络。刘永龙介绍,2018年4月,仁都海洋首次发布海洋垃圾品牌监测报告,包括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的数据;今年9月21日第二次发布的报告属于2018年的监测数据。对比表明,两年的监测结果相似。
据报道,2018年,沿中国海岸线,从天津和烟台一直向南到广西北海,仁都海洋选择了24个海滩作为监测点。志愿者避开了大量的旅游活动和商业海滩,定期进行卫生清洁,以准确反映海洋漂浮垃圾的成分。
在这些海滩上,志愿者全年监测71,197件垃圾,其中大部分难以识别品牌,只能识别2,504件,占总数的3.51%。最终,共有627个注册品牌,其中近一半是零食,其次是饮料,日用品和其他品牌。
以上品牌中,孔师傅垃圾最多,有221个,其次是娃哈哈和艺宝,分别有149个和145个。十大品牌中,有农夫山泉、可口可乐、统一、伊利、王旺、景甜和蒙牛。根据志愿者的统计,大部分标识了品牌的垃圾是塑料饮料瓶和塑料包装。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次性包装已被消费者认可,是制造商的普遍选择。”《报告》指出,这也反映出如果消费者和企业改善消费习惯、材料选择和产品设计,少用塑料,拒绝“用后丢弃”,“还海清洁”也不远了。
值得注意的是,志愿者在一些监测点发现了“一些外国品牌的垃圾”,包括浮标、饮料包装和日用品包装等。或者随着洋流和潮汐漂流到中国的海滩。仁都海洋将其视为一个“警告”:海洋垃圾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甚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主要负责人是消费者,他们在寻找业务或提高效率”
9月23日,《仁都海洋报告》发布后不久,许多环保组织如“摆脱塑料捆绑”等公开倡导呼吁本次监测结果中确定的海洋垃圾品牌企业采取塑料减量行动,包括积极发布具体可行的塑料减量计划、回收低价值塑料包装、开发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或新产品投放模式等。
在谈到向相关企业宣传“呐喊”的初衷时,“摆脱胶装”的负责人郑雪表示,沙滩垃圾是消费者乱扔或管理不善造成的,这是大多数企业的说法,但从环保组织的角度来看,仁都海洋捡拾的垃圾大部分是不可回收的。
根据上述报告,受监测的海滩废物中有近80%是不可回收的塑料废物,如塑料袋、塑料薄膜和碎泡沫塑料。郑雪认为,企业在进行源头设计时,应考虑所选材料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如产品消费后的“包装处理”。
对此,刘永龙相当赞同。“谁是造成垃圾失控的主要责任人?答案很清楚,那就是消费者。”他说,“但是从解决垃圾问题的角度来看,谁会更容易、更有效地找到呢?也许它是一个公司。”
在刘永龙看来,企业可以做很多事情。例如,在原材料的选择和产品的设计上,企业可以给予有效的应对,减少塑料的使用,即使垃圾流入环境,也不会造成更大的环境污染;在销售过程中,可以建立包装回收系统。
“说到底,就是要做好‘消费者教育’,比如产品包装,广告上是否有相关的提示,是否足够明显——这些相对简单的事情是不是企业做的?”刘永龙说,即使“自发地去海滩捡垃圾”也没问题,至少是一个动作。
环保界和商界对垃圾品牌监测报告有不同的态度
大多数参与环保组织“呼吁”的企业尚未明确回应。当“摆脱塑料包装”在其微博上发出倡议信时,它已经“开了一些相关品牌的官方账户,但没有收到对方的回复”。“困难在于我们无法得到积极的回应。”郑雪坦率地说。
在刘永龙看来,环保界和商业界对“品牌监测报告”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对方可能会觉得这份报告有敌意。"刘永龙提到,在第一次撰写《报告》的过程中,仁都海洋与榜单前十名品牌之一进行了“非正式交流”,期望双方在品牌监控的基础上共同行动,但对方提出“结束品牌监控是合作的基础”。
“他们的反应很激烈,甚至很愤怒。这属于它的‘工作行为’,我能理解,但那不是我所期望的反馈。”在某些场合,刘永龙也会得到一些积极的回应。"经过坦诚的交流,一些企业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一起做一些事情."
最近,风起云涌的新闻联系了上述名单中的许多品牌进行采访。一些企业公关人员在收到面试信息后表示“稍后(或明天)回复”,并表示第二天“不回复”。
9月29日上午,《彭超新闻》联系了康师傅进行采访。公司总机值班接线员表示对此事不予置评,并将把记者的联系方式分别转给零食和饮料事业部的品牌公关部门。截至发稿时,澎湃新闻尚未收到对方的任何回应。
目前,只有可口可乐的公关人员对这一消息反应积极,称他们已经关注了相关报道,该品牌在可持续包装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生产了一些回收塑料产品,并向公众宣传了循环经济的理念。
据公开报道,2018年,可口可乐公司提出了“世界无废物”的愿景。目标包括:到2025年,可口可乐系统将在全球范围内使用100%可回收的包装材料;到2030年,该公司销售的产品包装将在全球范围内以同样的数量回收和再利用。
“在中国,可口可乐正在与政府、环保组织、社区和商业伙伴沟通和合作,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包装解决方案。”可口可乐公关人员说。
根据郑雪的观察,“主要是国际企业”目前已采取行动减少塑料,而很少有国内企业作出明确的声明。“(国际公司)将制定一些减少塑料排放的计划,这些计划如何实施还有待观察。”郑雪说。
专家:“塑料控制”不能仅仅依靠企业自律,必须强制执行
“(环保组织)直接呼吁企业自律,但自律有时没有效果。目前,只有少数大型企业这样做(塑料减排),效果并不大。”9月28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蒋建国在接受《蓬江新闻》采访时表示,环保组织“在起步阶段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姜建国表示,非营利组织统计的品牌垃圾只占海滩垃圾的一小部分,“大部分垃圾找不到源头。”据介绍,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塑料有两种,一种是硬塑料,如瓶子,另一种是软塑料,如塑料袋、塑料薄膜和农用地膜。不同的塑料有不同的危害程度、回收价值和方式。"
“控制塑料和减少塑料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必须从政府和法律层面强制实施,以减少塑料的使用。”例如,他说,十多年前,国家发布了“塑料限制令”。多年来,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迅速,外卖和快递已经进入日常生活,塑料制品使用更加频繁。
《经济观察报》今年6月报道称,数据显示,仅2017年一年,中国快递包装用塑料袋就有约80亿个,三大外卖平台的日订单超过2000万个。如果每个订单只使用一个塑料袋,塑料袋的年使用量将超过70亿。专家认为,“限塑令”实施效果低于预期,原因包括“替代产品少、限塑令范围小、监管不力、配套政策不足”等。
“必须加大努力,限制塑料袋和地膜等超薄塑料产品的生产。”姜建国认为,这类产品易碎,没有回收价值,但市场需求很大,所以“小作坊”可以生产,政府很难监管。“对于电子商务平台而言,不仅要有标准,还要有惩罚,这样被分配到该平台的企业才能感受到痛苦。”
该消息指出,除了国家的"塑料限制令","全面塑料禁令令"已在一些地方进行了探索。今年5月,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海南经济特区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社会意见。两个月后,该法案的草案再次提交公众征求意见,进展迅速。此前,海南省、吉林省和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也有过类似的行动。
除了政府和法律上的“硬性规定”之外,姜建国还建议加快替代产品的研发。“塑料便宜、结实、轻便,而且有许多优点。生命不能仅仅因为环境保护就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用什么来代替它?这非常困难。”姜建国提到,目前一些生物降解技术比较流行,但还不够成熟。“普通塑料制品在环境中不会降解,但加入生物催化剂或其他添加剂后,它们会变成塑料颗粒,无法完全生物降解,而且更加有害。”
从事海滩垃圾处理多年的刘永龙承认,目前“控塑减塑”在任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我们这些跳进河里游泳的人来说,只有一个位置,那就是继续游下去,将来可能会有变化。”(记者何礼泉实习生段威)
编辑:张静文
标题:“控塑”不能仅靠企业自律 须强制执行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