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之光,1954年4月生于湖南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都坡乡平寨村,一直坚守故乡,制造侗族芦笙。他以精湛的技艺闻名于湖南、贵州和广西的侗族村寨。如今,不仅在湘、黔、桂、侗等地比赛中多次获奖,而且每年还为桂、黔、怀化等地的侗族人民制作了200多首芦笙。2008年6月,董鲁生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之光被评为唯一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董鲁生产品传承人。
杨之光年轻时对芦笙非常感兴趣,7岁时就能演奏芦笙。从20岁起,杨之光就和叔叔一起学做芦笙。因为他擅长学习和练习,只需要三年就能掌握别人需要五年才能学会的技能。
芦笙制作是一项非常繁琐的手工技艺。芦笙是侗族的一种竹制吹奏乐器,它由水桶、管子、共鸣管、簧片、铁环等部件组成。盛水桶是用木头做成的葫芦状,用小竹筒连接着吹。竹筒以60-80度的角度排成两排插入盛水桶。盛水桶里装着竹筒和铜筘。每根竹筒在盛水桶附近开一个音孔,然后用竹条或麻线扎牢。有36种乐器,如大刀、刀、钻、钳、锯、熟铜、松香酯、锉刀、14管调音器等。根据芦笙不同的演奏形式和演奏技巧,芦笙有6种。传统芦笙有3个音调和12个琴键。如今,随着芦笙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芦笙已发展到12管、14管、16管和18管。
在通道县,每年都要举行侗族芦笙节。来自不同村庄的芦笙乐队相互竞争,同时演奏。十几支庞大的芦笙队伍相互厮杀,震撼了山谷。看到这壮观的一幕,杨之光不禁感到兴奋,这进一步激起了他对董鲁生的喜爱。
在杨之光的芦笙制作室里,准备好的芦笙和各种各样的竹子,大的小的,用来制作芦笙的都堆在周围。很多时候,他喜欢独自在这里制作芦笙。杨之光说,在做芦笙前后,要把竹子拣起来,晒干,做成笙管,做成笙桶,做成共鸣管,做成芦苇,点铅,纠正声音。这种材料叫“芦笙竹”,皮薄,竹节长,收集于阴历十月之后,次年春天之前,晒干备用。
编者:刘琼
标题:杨枝光:侗族芦笙守望者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