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75字,读完约5分钟
"天空灰蒙蒙的,一片荒凉,风和草都很低,看不见牛羊。"当你提到草原,这样的画面就会浮现在人们的脑海里。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辛晓平说,草原之美在于它是国家的生态屏障和战略储备资源,也是农牧民生存的物质基础。她认为草原管理是一门科学,还有许多难题等着人们去克服。
2019年1月27日,2018年科技创新奖颁奖仪式宣布,辛小平等九名科学家和三个创新团队获得了这一荣誉。对于辛晓萍来说,这个奖项很难获得。20多年来,她长期扎根于草原监测的第一线,在辽阔的草原上跑了17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跑了4圈以上。她带领团队创建了国际先进的数字化草地技术系统,草地监测精度提高到90%,填补了中国草地研究的空空白。
草原管理更加精细
“数字牧场”是将信息技术的最新进展应用于草原生态监测和管理,建立草原上各种事物之间的定量关系,更好地揭示草原生态系统的机制,对草原生产进行科学指导。”辛晓平说,数字牧场可以观察人类生产和放牧条件下草地生物量、种群结构和养分的变化,诊断和优化草畜生产过程,研究如何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持草地生态功能的最佳状态。
辛晓萍在兰州大学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期间,她去了青藏高原、黄土高原、松嫩平原和南方的草原斜坡。为了在北方开展草原数据积累工程,她还考察了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到新疆的草原。
她走访了300多个县市,走访了数百名牧民,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她主持并承担了国家公益性行业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0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发表论文130多篇,获得7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辛晓平团队初步构建了数字牧场理论与技术研究体系,制定了草业信息技术领域的第一个行业标准,为用户定制了300多套数字牧场监测与管理软硬件技术产品。
这些技术成果已经在新疆、甘肃等11个省(区)的90多个县(市)进行了示范和应用,推广服务覆盖了80%以上的北方牧区。据估计,从2002年到2015年,辛晓萍团队给申请单位带来的经济效益总计超过9.67亿元。利用这些成果进行管理决策,生产效率提高10%-15%,经济效益提高10%-15%。
数字技术引导牧民合理放牧
辛晓平团队以牧草监测管理理论创新为切入点,突破了牧草信息快速获取、准确分析和定量控制三大技术瓶颈,创建了多尺度、高精度、定量的牧草监测管理数字化技术体系。
监测不仅采用卫星、激光雷达等高科技手段,还自主设计开发了无人驾驶飞行器、地面草地生产力无损测量设备、移动采集和草地生产数据实时处理系统等。创建了以卫星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以近地面航空摄影为关键区域信息插值,以地面遥感网络和协同观测为支撑的“Tian-空-Land”综合牧场信息采集系统
牧民苏日雅家的草原由于常年过度放牧而开始退化,牛羊又饿又瘦。辛晓萍的团队使用数字技术帮助她计算合理的放牧强度,规划最佳屠宰率和时间,并改善牧场。苏日亚高兴地说,根据辛晓平小组的计划,牛羊死亡率降低了,草原条件得到了改善,多余的牧草可以出售增加收入。
国家生态系统野外站唯一的女性站长
辛晓萍回忆说,大学四年级时,她和导师一起去了海北实验站。雨后,迷人的祁连山、翠绿的草原、蓝天空和明亮的月光深深地吸引了她。"月亮似乎发出了声音,突然击中了我的心."从此,探索草原的奥秘成了辛小平的梦想。
如果说选择草原生态是辛晓平事业的起点,那么会见伯乐·李波则是另一个重要节点。李波,中国著名的生态学家,1997年被调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区划研究所。1998年1月,作为新小平博士的国防委员会主席,李波立即与新小平讨论:“我正在组建一个草原生态遥感小组,希望你能加入。”原本打算去英国学习的辛晓萍被老人的话感动了,决定留下来。
谁知道,李波先生不久后就去世了。辛小平意识到李波先生的未竟事业落在了他的肩上。1999年,她创办了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察研究站。
在该站建立之初,条件很困难。为了保持网站正常运行,我们不得不到处集资。在最艰难的时候,每个人一周只能吃两到两块肉。她和她的同事经常住在最便宜的田园商店,吃馒头和泡菜来充饥。辛晓萍一年到头都以车站为家,每天工作12-16个小时。
呼伦贝尔站长期开展的观测和实验活动,填补了中国草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的空空白。2005年,呼伦贝尔站被评为农业部重点实验站和国家重点田间实验站。辛晓萍被任命为常务副站长,成为当时中国53个国家生态系统野外站的唯一女性站长。(江建科)
人民日报(2019年7月18日,第13版)
编者:张嘉诚
标题:辛晓平:数字牧场的“领头羊”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