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一位老人总是去福建省南安市桂峰村。他的名字叫王,是印尼华侨,今年92岁。30多年来,他每年回家都做一件事——教村民读诗。
开办诗歌班帮助农村学生
2019年是本诗歌阅读课的第33期。20世纪80年代,王从印尼回到桂峰村探亲。在他的印象中,桂峰村有“传诗传礼”的传统,这曾经是村里的一个普遍现象。当他那次回家时,他发现村民们不喜欢读诗,也不知道如何读诗,更不用说用传统的闽南语言写诗了。
因此,王着手为村里开办诗歌朗诵班。当时没有现成的教材,甚至连书在农村也不容易买到,王就试图自己编写教材。经过一年的准备,第一堂诗歌阅读课于1986年成功开课。那时,大约有三四十个人来了。大人来看热闹,而孩子们来吃零食。
如何激发村民读诗的兴趣?王记得小时候,他听老师用传统的“唱”方式读诗,不仅朗朗上口,而且更有趣。他试图追溯自己的记忆,并为《安》这首诗调好调子。
这些古诗在村里突然变成了“流行歌曲”。越来越多的人来上诗歌课。第三年,教室也搬到了村里的小礼堂,可以容纳300多人。村民们读诗的热情越来越高,王每年暑假都从印尼回到村里教书。
多年的努力创造了一个“诗歌村”
村里的诗歌朗诵班已经开办了30多年,王来回教了3000多首诗,学生总数超过1万人。
俗话说:“如果你熟悉300首唐诗,你就不会写诗和唱歌。”村民们从阅读和吟诗开始,后来开始慢慢地写诗。有多达3000名村民会背诵诗歌,300多名村民会写诗。写诗逐渐成为村民的生活习惯。在村里小学的走廊里,有村民写的诗,而不是名言。
教学效果如此之好,还得益于王独特的教学方法:他教的诗不是读,而是唱。
王建球今年82岁,来自江西。她在22年前遇见了王。知道王不会作曲,她主动提出帮他把各种歌唱变成乐谱并录制下来。改变了以前的口口相传方式,让更多的人更容易唱歌。
目前,他们已经整理并记录了200多首诗歌的语调得分,中国诗歌的歌唱魅力也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就连和王一起来中国的印尼籍帮工狄玲也会唱几句。
快乐慈善找到传统
读诗课的费用全部由王本人支付,他甚至给成绩好的学生发放奖学金。不仅如此,村里的许多教学楼也是由他资助的。对于一些贫困学生,王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在过去的30年里,他已经捐赠了近1000万元用于推广诗歌文化和帮助学生。此外,他还利用自己的个人关系向国内外的当地贤人募集捐款。
现在王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然而,他坚持每年夏天从印度尼西亚飞到中国五个多小时,然后回到村子里参加诗歌阅读课。
“香焦程艳背着我,书店到处找诗。虽然我的生活中很少有小学,但我会尽可能多地推荐青少年。”这是王自己写的诗。诗歌和仪式中的传家宝。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在王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他花了30多年才把失去的传统带回家乡。(杨威)
人民日报海外版(06版,2019年8月12日)
编者:纪爱玲
标题:33年漂洋过海,只为这堂课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