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143团第十四连棉花试验田郁郁葱葱,几乎每片棉叶上都可见蚜虫的天敌——草蛉和瓢虫。“其他棉田已经用了8次杀虫剂,我家只打过两次。虽然用量减少了,但棉花长得更好。”棉农李佳欣说。
7月下旬是棉花从开花到结铃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防治和水肥管理的重要阶段。一般来说,在苗期需要施用2-3次农药来防治害虫。但在试验田间,初期不喷洒农药,采用相应的拌种技术,棉花种子吸收化学溶液后,抗棉蚜危害的持续时间可达40-50天。由于前期不使用农药,保护了棉花害虫的天敌,为棉花生长中后期抑制蚜虫等害虫提供了保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逐步改善棉田生态环境。
去年,棉花主要害虫大面积发生,导致产量严重下降。为了防治害虫,棉农经常喷洒农药7-10次,有的甚至达到15次,给土地带来负担,污染生态环境。“一些棉农没有环保意识。他们经常使用“舒适药物”和“安全药物”,甚至对同一种防治对象使用几种不同的杀虫剂。”新疆农垦总局植物保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振辉告诉记者,北疆棉田存在农药过度使用和滥用的现象,导致生态环境污染和害虫抗药性增强。例如,过量施用磷肥会造成土壤板结,过量施用氮肥会使有效氮在使用前挥发,这将导致农民购买化肥的成本增加。
“培养‘天敌’,用‘天敌’代替杀虫剂,消灭害虫。”今年,新疆农垦总局提出了棉花全过程绿色防控技术管理方案,为保护棉田生态环境、保证棉花质量和产量开辟了新途径。该研究所主办的“北疆棉区棉花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研究与示范”研究方案提出,要最大限度地保护棉花害虫的天敌,为其提供繁殖场所,防止害虫的发生。
国家重点项目棉花“双减”工程首席专家陆认为,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将影响农田生物多样性,是发挥科技作用、减少农药用量的必然途径。他说早期的害虫可以通过涂层技术来控制;苦参碱等生物农药的使用不仅可以控制害虫数量,还可以减少对天敌的危害。
为此,课题组根据北疆棉区棉花生长情况,研究了减少农药施用、提高效率的技术,突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理念,采取了以农业防治为主、生物防治为辅、物理防治为辅、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控策略。同时,建议注意合理用药、隐性用药和精确用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为2020年中国化肥和农药的零增长做出贡献。(记者乔通讯员王炳子)
编者:张嘉诚
标题:培育害虫天敌 减少喷洒农药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