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0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沙漠和野生动物资源。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自然和文化遗址、国有林区、国有林场和草原……人们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场所遍布中国。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更多的人愿意利用闲暇时间走出城市,走进自然,体验自然。
据统计,中国生态旅游游客的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5%以上。同时,人们对更好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的需求推动了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018年,仅森林旅游就达到16亿游客,约占国内游客的30%,创造了约1.5万亿元的综合社会产值,是中国林草业三万亿美元的支柱产业之一。
10月19日,在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期间,第十三届生态旅游论坛在江苏南通举行。在论坛上,生态旅游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和企业代表为促进我国生态旅游的优质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让目的地的居民受益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生态旅游强调保护和发展。它具有绿色环保、低耗高效的特点。它能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美丽中国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实现“两山”理论的重要途径。”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会副会长王春义在论坛上发言时说。
王春义认为,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造福目的地居民,保护和增进土著居民的利益,适度转化生态产品的价值。目前,生态旅游具有综合吸引力强、辅助功能强、效益广等特点。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就业,帮助贫困地区走出“多破坏、多贫困、多破坏”的怪圈,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中国大多数贫困人口生活在山区、林区和沙地,这些地区往往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发展生态旅游的巨大潜力。
多年的实践表明,通过发展生态旅游,许多地方的山更绿、水更清、人更富、社会更繁荣。生态旅游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对促进农村振兴和准确扶贫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2016年,前国家林业局开展了一项关于通过森林旅游促进准确减贫的全国调查。据不完全统计,约有35万户110万贫困人口依靠森林旅游增加收入,平均年收入3500元。
上海青年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哲认为,生态旅游蕴含着巨大的商机。除了管理政策的不断完善之外,旅游经营者或单位还应不断完善自己的理念,确保“顾客接受模式”的可持续性,积极了解顾客需求,区分相似的旅游目的地。
生态旅游从根本上说是“生态的”
“生态旅游应该解决人类自存在以来与自然的矛盾。旅游经营者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用应该是平衡的。生态旅游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李洪波认为。
经过多年的探索,目前,中国的生态旅游产业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生态旅游已经从观光转向了森林体验、休闲、自然教育、山地运动和生态露营并重。
在日益丰富的生态旅游形式下,如何把握旅游发展的“度”,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会邀请的顾问翟浩辉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发展生态旅游必须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生态保护和恢复,不断探索政策与科研相结合的自然保护和资源利用新模式。欣赏和体验自然,为普通人提供更多高品质的产品,让大众从中获得更多的快乐,是很有必要的。引导每个人增强爱护自然的意识,提高每个游客保护生态的意识,让每个游客成为环境的守护者。(记者孙鹏)
编辑:张静文
标题:森林生态旅游:根在生态 重在惠民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