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03字,读完约3分钟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化肥、农药等投入的使用显著提高了中国农业的生产效率。此外,农业机械化逐渐取代了人力和畜力,极大地拓展了传统农业的边界,构成了中国“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
然而,长期过度使用化学投入品不仅导致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日益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它也直接影响和破坏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使土壤、水源、空燃气等生态要素面临巨大压力。
近年来,中国现代农业已经跨越了单一的“产出”标准,逐渐演变成一个多元复杂的系统工程,成为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等诸多因素的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生态的概念给美丽乡村的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
构建农业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友好机制,为建设美丽农村奠定生态基础,已成为当前中国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以绿色防控技术为代表的绿色生产模式为建设生态友好型农业产业提供了一个方案。该技术体系倡导以生态控制、生物控制、物理控制和科学用药等环保措施来控制病虫害,而不是化学控制,从而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降低农药使用风险,引领农业绿色发展。
正常情况下,只有10%-20%的传统农药能有效附着在作物上,其余80%-90%会流失在土壤、水和空气体中,对环境造成一系列不利影响;长期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紧实、有机质流失和有益微生物总量减少,从而导致作物品质下降。同时,大量使用化肥产生的二氧化氮也与全球变暖密切相关。
绿色农业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以绿色防控技术的生物防治为例,通过有效保护和利用害虫的天敌,培育优势天敌,开发性激素防治害虫,抑制害虫对作物的危害,同时不破坏土壤、水源和空气体。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最大限度地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了人类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
根据国家颁布的《建立绿色生态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形成绿色生态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各地对此政策反应积极。不久前,北京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绿色控制产品补贴政策,大量耕地被纳入补贴范围。可以预见,以绿色防控为主体的绿色生产模式将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推广,最终建立起农业生产与耕地、水源、空燃气等资源禀赋共生的机制,为农业强农富农、美丽农村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晓寒)
人民日报海外版(08版,2019年11月5日)
编辑:张静文
标题:绿色农业筑牢美丽乡村的生态根基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