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易县整合了生态、文化、扶贫四大任务,实现了从依山傍水到保水保绿、从“卖”到“卖景”的转变。

虽然已经入冬,但河北省易县的太行水乡和沂水湖风景区仍有很多游客。

“过去,这里有养鱼的笼子和水平台,这让水很臭。自从治理和发展旅游业以来,水变得清澈了,环境得到了改善,有更多的人来旅游。”在沂水湖长大的导游程说。

河北易县:生态打底 旅游“生金”

据初步统计,沂水湖风景区的游客数量从2012年的不到8万人增加到今天的60多万人;同时,景区还吸引了新的旅游项目落户,带动了近5000名当地农民就业。

河北易县:生态打底 旅游“生金”

易县位于河北省中西部太行山区,总面积2534平方公里。它有“八山一水一田”的地貌,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矿产资源丰富,曾是华北最大的玄武岩生产基地。多年来,黟县通过吃“资源饭”获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不仅经济发展下滑,而且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河北易县:生态打底 旅游“生金”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易县决定通过深入调查和系统研究,把生态、文化、旅游和扶贫结合起来,达到“1+1 > 2”的效果。

经济需要发展,生态是背景。易县开展了蓝天、碧水、净土的综合防御战:严格控制“煤”、“尘”、“烧”、“排”,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深化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全面建立和实施河道长度制度,全面加强砂石料场管理,全面开展白洋淀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矿山企业整顿...到目前为止,全县林木绿化率达到55.06%,实现了从依山傍水到保护水草青山、从“卖资源”到“卖风景”的转变。

河北易县:生态打底 旅游“生金”

立足生态,让文化发光。黟县古称宜州,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该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挖掘和整理非遗留项目。截至目前,该县已发掘整理出41个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项目。易县在充分挖掘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将其引入市场。其中,沂水砚、绞胎瓷、砚斗铜雕、创意文化石等产品不断创新,推动3万多农民进入这些行业。仅沂水砚雕就有100多家企业,年生产能力达1600万立方米。它不仅促进了10,000人的就业,而且对旅游业形成了强大的推动力。

河北易县:生态打底 旅游“生金”

有了生态支持和文化支持,旅游自然会事半功倍。黟县是一个旅游大县,有300多处历史文化遗迹和40个国家级、省级、县级文化保护单位。黟县采取工业变绿色、绿色变工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全球旅游,带动人们致富。清溪岭、琅琊山两个5a级景区和沂水湖、太行水乡、阎斗古城三个4a级景区建设全面启动。其中,沂水湖景区重点推进3100米步行栈道、彝族文化商业街、综合服务区等一批新的旅游商业项目,被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联乡太行水乡”项目被确定为国家“公司+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全县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17年接待游客764万人次,综合效益38亿元,分别增长64.2%和63.4%,促进就业5万人左右;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298元,比上年增长11%。(记者宋美倩通讯员冯)

河北易县:生态打底 旅游“生金”

编辑:计然

标题:河北易县:生态打底 旅游“生金”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