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87字,读完约4分钟
8月11日以来,北方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暴雨过程,涉及十几个省,其中北京、天津、河北、辽宁等地的降雨量是汛期以来最强的;与此同时,四川盆地西部已被暴雨锁定,将连续一周有暴雨,部分地区将有暴雨甚至极端暴雨。在过去的几天里,全国各地接连发生了强降水。为什么初秋和北方会有这么大的降雨量?它将给防洪工作带来什么样的压力?公众在旅游时应该注意什么?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相关气象学家。
气象部门预计,11日至13日,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华北、黄淮北部和东北地区将出现中到暴雨、局地暴雨或暴雨,累计降水量60至120毫米,京津冀等地也将出现暴雨。局部地区为150-200毫米,伴有短期暴雨(最大时雨量为30-50毫米,陕西西南部、甘肃南部和京津冀地区为80-100毫米)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说,中国北方降水过程的主要特征是大范围、强强度和强对流天气。这是一个暴雨从西向东移动的过程。11日暴雨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12日集中在华北地区,13日集中在东北地区。
“现在是‘七降八降’时期,水汽条件最好。11日开始的强降水天气过程是北方每年夏季主要汛期的典型情况,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张涛说,虽然已经是初秋,但就温度和湿度而言,整个大气仍处于仲夏,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北方主汛期。
张涛表示,此时南海夏季风达到最强的北向力量,这意味着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强度最强、范围最大,这是降雨形成的基本物质条件;影响这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是副热带高压。随着副热带高压向西延伸和向北抬升,南方温暖湿润的空气体被输送,然后与北方寒冷的空气体相匹配而变暖变冷
12日上午,北京即将进入雨量最大的汛期的消息已经在网上传开,市级公园相继关闭。市防汛指挥部提出实行弹性工作制...然而,暴雨还没有出现,这引起了许多人的怀疑。天气预报准确吗?对此,气象学家解释说,一般来说,气象学中提到的暴雨和暴雨的大小是指累计降雨量,即一天24小时的降雨量。24小时内降水量大于25毫米的降水称为暴雨;大于或等于50毫米的降水称为暴雨。
当出现短期强降雨时,几分钟后可能会下大雨,但累计降雨量甚至低于强降雨水平;有时,大雨或大雨轻轻落下,但累积的降雨量很大。人们感情上的差异是由于短期暴雨和累积暴雨强度的不同。“局部”已成为天气预报中的高频词,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预报的不确定性和可能的极端性。专家表示,由于大气系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数值预报本身的不确定性,以目前的预报能力,往往只能提前预测当地强天气的可能范围,而不能提前预测其发生的准确位置,这也是气象学家和预报员一直在努力克服的方向。
受11-13日暴雨影响,四川盆地西北部、甘肃南部、陕西西南部、河北北部和北京发生山洪、地质灾害和中小河流洪水。
“本轮暴雨的水汽条件和降雨强度与前期南方暴雨基本相同,但北方没有降雨,防洪经验、防灾和城市治理相对薄弱,将带来更大的防洪压力。”张涛预测,北方的降雨将在未来一周继续,并将在15日至17日出现新一轮降雨。他提醒市民在旅游时要随身携带雨具,及时注意临近预报和预警信息,警惕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和强对流天气;长江上游、海河、辽河等流域需要做好城市和农村防洪防涝工作。辽宁还应该警惕旱涝突变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今年以来,我国频繁出现强降水、干旱、高温等极端天气。那么,今年是气候异常的一年吗?“应该说,这些天气事件在中国每年都会发生,而且规模很大。”张涛认为,目前,与全年的平均情况相比,今年的气候确实更加极端。“今年可能是气候异常的一年,但最终会异常到什么程度,以后还要进行气候评估。”(经济日报记者郭景元)
标题:京津冀等地迎入汛以来最强降雨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3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