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22字,读完约7分钟
核心阅读
重庆荣昌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启动了“十指连心”工程,敲开了人民的家门,敲开了人民的心,解决了人民的后顾之忧。同时,荣昌区创新工作方法,将“为人民服务、解决困难”制度化,明确了干部群众走访的范围和方式。效率提高了,效果更好了,“十指连一心”给群众带来了安慰。
“那是我们村里的‘桃花岛’。”村民李孝利指着院子对面的观景堰池。无论你看哪里,流水潺潺,砖块是蓝色的,光滑的水泥路像银丝带一样延伸。
这是重庆市荣昌区宛陵镇上树村的林书院。一年前的今天,“山清水秀”,到处都是“不可能看到的”。快乐的变化发生在今年。“干部们一个接一个地来,一次跟我们商量一件事,带我们去做。”李孝利笑着说,修路,清理污染,租鱼塘,开一个水果采摘基地。"环境优美,收入高,小区更加文明和谐."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荣昌区启动了“十指连心”工程,“党心”与“人心”相连,敲开人民的门,敲开人民的心,关心人民的忧虑、忧虑和忧虑,取得了扎实的成效。同时,荣昌区将“为人民服务、解决困难”制度化,制定并颁布了“党员干部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六项制度”(以下简称“六项制度”),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很好
有一份干部考察名单
“扭曲语用用法,为‘好’这个词设定规则。”区委书记曹清尧在谈到“六大系统”的特点时,透露了“秘密”。
所谓“美味”,就是走进人们的家,了解人们的真正需求。六项制度包括四个项目:区领导的重点访问、区部门的定期访问、城镇(街道)的一般性访问和村庄(社区)的经常性访问。“征求意见时已经修改过多次。关键是要对群众来访的范围和频率作出明确和具体的量化。”荣昌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苏林介绍说,最终方案是针对人和事的,并为干部们制定了一份任务清单。
荣昌区除了规定基本任务外,还确定了干部群众走访的重点:区领导重点走访特困户,要“预防和化解重大风险,准确脱贫,防止污染,整顿薄弱分散的党组织。”访问”;区级部门党员干部要利用好每年10月份的“集中访问月”,重点宣传政策,征求意见,解决问题,做好服务工作;镇街上的每一个党员和干部都应每季度组织或参加一次群众大会,会议的重点是政策执行、意见收集、冲突解决和发展指导。
“不管这个项目有多好,都不能盲目。不管这个想法有多好,它必须满足普通人的需求。”在完成了林家大院的改造后,宛陵镇党委书记皮荣刚写下了这样一个教训。
起初,林家大院开始改造居住环境,但村里的人却“忘恩负义”,这让干部们很惊讶:修路、修亭、装路灯都是好事,为什么还会有意见?
“感觉就像试图举起石头,但舔自己的脚。”村支书甘丽君被冤枉了。“别担心,让我们把原因一个一个说清楚。”皮荣刚和甘丽君挨家挨户征求意见,多次召开大坝会议,终于了解到群众的想法和要求。"咨询、调整、解释、工作总是可以完成的."皮荣刚说:“我们的美好愿望不一定是群众所需要的。要做好事,首先要深入了解情况。”
真实的
大事情,小事情,到最后
晚上6点30分,清江镇何忠村的村民们吃完晚饭,已经在路灯下跳了“坝舞”。“过去,我们想跳舞,却没有地方锻炼。出主意后,我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该镇不仅解决了场地、灯光和音响问题,还帮助组建了一支舞蹈队。每个人都很开心。
清江是一个只有三个村庄和一个社区的小城镇。但是对于镇党委书记丹琳来说,工作起来并不容易。“几年前,我们解决了群众意见最集中的道路和饮水问题。现在仍然有很多意见。为什么?因为群众有新的需要。”
清江镇在对村民进行了面对面的走访后,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尽快进行了处理。村里没有路灯,镇政府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安装了700多盏路灯;产业不景气,果林和农村规划正在酝酿和实施;法律服务薄弱,所有四个村庄(社区)都建立了“法律诊所”...
荣昌区“六制”要求走访中收集到的问题按村(社区)、镇(街道)、区三级“三单”处理,同级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一般性问题10天内解决,疑难问题30天内解决,重大问题60天内解决。“就是要讲一个‘真’字,扎扎实实地做好群众工作。”苏林说。
全覆盖访问,零距离服务。荣昌区政府部门像城镇和街道一样积极行动,认真听取群众的“投诉”。
走进位于荣昌工业园区的重庆华森制药有限公司新工厂,花园般的环境和智能生产线令人印象深刻。"今年有11条新生产线,但审批有困难."该公司董事长尤陶虹表示:“如果公司试图自己想办法,可能会拖延一年,造成巨大损失。经过对区里干部的走访了解,从解决电费贵、交通困难的问题到提交挂牌材料,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当成了自己的事情,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
温暖的
“面对面”来交换“心和心”
“敲普通人的家门不仅是为了送温暖,也是为了善于凝聚温暖。”安福街党工委书记陈龙英说,在参观过程中,她了解到三重堂有崇文、崇礼、崇信的优良传统,于是她思考如何继承。经过几次大坝会议的讨论,今年6月,三重殿历史博物馆竣工并开放。“大院里的54户人家比以前更和谐了,有困难的时候更好商量,工作更和谐,发展更有后劲。”村民李觉得生活比以前暖和了。
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基层干部是主力军。如何在压担子的同时更好地激发基层干部的内生动力?为此,荣昌区每天对村(社区)专职干部和地方人才实行“三三制”工作方法,即三分之一的干部在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服务,三分之一的干部轮流到村里看望群众,三分之一的干部做好其他工作。
“以前是两次延期。现在是两个错误。村民们受益匪浅。我们的村干部也觉得很贴心。”清江镇何忠村党支部书记雷勇说,过去,村里的专家每天只能在便民服务中心和其他村民那里工作,去村里的时间比较少;现在,干部分成三组,轮班工作,参观和做其他工作,这大大提高了效率。
过去,有六个人等着村民来,但现在有两个人能做到。我们在交叉业务方面相互学习,并与新政策一起参加培训。成为一名“普通”村干部也成了我们的目标。
“面对面”带来“心连心”,而“手指相连”给大众带来安慰。今年以来,荣昌市党员干部通过“看、问、听、说、做”的方式进行了走访,发放了30多万张咨询表和13万张党员干部联系卡,共发现问题2.4万个。目前,整改率已超过90%。同时,荣昌党员自告奋勇1.2万次,实现了1.8万个群众“微愿”,为群众办了3.2万件实事。(崔佳)
《人民日报》(第11版,2019年12月11日)
(原标题:干部一个接一个来做事(基层治理的新实践))
编者:纪爱玲
标题:干部一趟趟来 事情一件件办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2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