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92字,读完约8分钟

人物传记:

马瑞强,1983年10月出生,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曾被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创新创业人才”、“内蒙古优秀创业青年”、“感动内蒙古人”等称号,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曾任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理事。他创办的内蒙古共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授予“内蒙古草原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和“全国农业专业合作示范社”。

马瑞强:种地的博士

春节假期一结束,马瑞强就一直很忙。

作为内蒙古共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借此机会穿越云端,去天津谈股权分置改革,又去呼和浩特寻求合作。作为云中云阳网络科技公司的股东,他必须处理好网上业务。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走进村子,忙于研究和准备议案。

马瑞强:种地的博士

还是书生气十足,但马瑞强学到了很多。“回到农村,你会重生一次。”

归元天居

2001年秋天,马瑞强第一次离开了他在农村的家乡——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乌家河镇莲峰三组。那一年,他被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系录取,跳出了农场大门。然后,他在中国农业大学学习,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京的一个中央企业。

马瑞强:种地的博士

2011年4月,微生物学博士马瑞强收拾行李回到了家乡。我母亲刚从番茄地里回到家,在反复确认她儿子要离开村子去种玉米后,她差点死掉。老父亲两个月没和他说话了。

马瑞强:种地的博士

尽管马瑞强在研究生期间在家乡成功种植了7亩水果和玉米试验地,但当他回国创业时,支持他“不靠谱”想法的人并不多。在村民的观念中,上大学然后回到农场是一种耻辱。马瑞强不在乎别人的意见。相反,他觉得别人奇怪的眼睛是一种激励。

马瑞强:种地的博士

在创业过程中,“与人沟通”是他最头疼的问题。“试验田将种几亩地,可以大规模种植,以应付农民。”他说:“我们是专业技术人员。我们过去常常处理书籍和科学研究仪器。我们缺乏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很难说服别人和我一起工作。”。

马瑞强:种地的博士

马瑞强走访了100多户农民,试图说服他们自己种植水果和玉米,但最终只带来了14户,其中7户是他们的亲戚。他说服他的父母和他一起开一辆货车,在附近的18个村庄巡回宣传水果和玉米。为了让农民更有积极性,马瑞强自己掏钱给他们补贴。最后,406英亩的土地种上了水果玉米。

马瑞强:种地的博士

没有钱、没有人、没有企业管理经验的马瑞强,必须亲自参与一切。对于已经读书20年的马瑞强来说,繁重的体力劳动足以让他崩溃。第一年收获玉米时,租用的冷库距离种植基地近60公里。由于工作量大,雇来的装卸工只工作了三天,剩下的玉米由他的父亲和姐夫马瑞强扛着。每天晚上从10: 00到下午2: 00,他们从车上拿500袋玉米到冷库,并在早上5: 00起床安排农民采摘。想起肩上扛着的100公斤包谷,马瑞强说:“当时我真的很后悔。”。

马瑞强:种地的博士

雪上加霜的是,冷库两次发生故障,加上其他损失,在创业的第一年,马瑞强就损失了15万元。从痛苦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后,马瑞强与投资者合作建立了冷库,建立了水果和玉米加工厂以及一系列包装生产线。2012年,他们在吴家河镇种植了2000多亩果玉米。那时,他每天送出十几车水果和玉米,分发到全国各地。

马瑞强:种地的博士

他的妻子辞去了在北京的工作,带着孩子去内蒙古工作学习,这成为马瑞强近年来最引以为豪的事情。马瑞强一直自我满足于那句话:“既然你选择了一个遥远的地方,你只能风雨兼程。”

马瑞强:种地的博士

回首这座城市

回到家乡后,马瑞强对“问题”的理解完全与当地的氛围有关。在他看来,农民在种植和生产过程中有一些障碍。首先,如何做更多的好农产品,让更多的农产品变得更好。其次,农村基层农业技术服务运行不畅,导致许多农民没有得到专家的技术指导。最后,如果你有好的农产品,你必须给他们一个好的价格,然后才能完成“惊心动魄的跳跃”。

马瑞强:种地的博士

农博士并不一定要耕种龙牧。2014年1月,马瑞强在该市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他的办公室从他的家乡吴家河搬到了巴彦淖尔所在的何琳,并成立了内蒙古共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随后,与他人合作,云中云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目前,公司技术团队包括3名医生、12名本科生和技术人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和中国微生物学会密切合作,与1000多名农业专家“成为朋友”。

马瑞强:种地的博士

"进入城市后,我仍然没有离开土地就离开了家乡."马瑞强专注于打造龙头企业。“我不再种玉米和搬运玉米了。现在我在找人,现在我在找钱。”。

寻找客户。除了网上销售,马瑞强还经营着许多超市出售他们的水果玉米。在调整种植结构和种植饲料玉米后,他不得不经营一家龙头企业,最终将农民种植的所有饲料玉米出售给当地的一家养殖企业。

马瑞强:种地的博士

寻找投资。除了为云中云阳网络科技公司找到1000万元的风险投资外,马瑞强还谈到了很多企业,其中一些企业已经派出财务人员做了尽职调查,但他们还是死了。“这也促使我下定决心要找一个专业的团队进行估值和股改。只有企业标准化了,人们给你钱才会放心。”马瑞强透露:“一年后,我们和天津的一家公司进入了‘热恋’,这次投资很接近。”。

马瑞强:种地的博士

找个搭档。在过去的两年里,马瑞强来到呼和浩特工作,无论他有多晚,他都会邀请一位朋友加入他的创业团队。喝酒,喝茶,聊天,如果是这样,十几次,当我们最终拒绝,“原因是害怕辜负我的信任。”现在回头看是无限感伤。”。马瑞强更愿意回忆那些快乐的往事。“一个经理向我要农业知识,但他没想到一见钟情,于是他光着脚跟我走,一分钱也没付。”。

马瑞强:种地的博士

内蒙古共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完成了12000多亩订单,带动1000多户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2016年,该公司还盈利数百万元。

马瑞强:种地的博士

破解乡愁

马瑞强从未忘记与父亲的一次谈话。“有一天我父亲对我说,我已经50多岁了,我什么时候可以停止务农?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很复杂,因为在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有许多像我父亲一样的农民,他们仍然在田里工作了半年多。”马瑞强描述了农村劳动力的现状:一半以上的人都超过了50岁,垂死的农村成了新的乡愁。

马瑞强:种地的博士

马瑞强与80名专业农民成立了专业农业机械合作社,投资200多万元购买大型农业机械,并组织农民购买自己的农业机械进行入股,使合作社的大小农业机械总值达到600万元。从种植到收获,所有问题都由这些农业机械解决。

马瑞强:种地的博士

看到其他村民投资100万元购买大型农业机械,仅用3年时间就收回了资金,农业专家王胜利也投资38万元购买了一台收割机。王胜利数着马瑞强回到家乡带来的好处。“如果老农不了解市场也没关系。他分享公司的订单。如果你不能做任何工作都没关系,农业机械协会的专业农民会付钱的。

马瑞强:种地的博士

老农民的劳动负担虽然减轻了,但新问题接踵而来,视野开阔的马瑞强陷入了沉思。单一小农的耕作方式过于昂贵。父母拥有30多亩土地,其中有10多块是成片的。发达国家的家庭农场一般有一两千亩。一两个人在经营一两千英亩的土地,但是有一两百个人在他们的家乡经营。他亲自感受到适度规模经营的紧迫性:把现在分散的小农模块建设成大模块,可以更有利于农业机械和农业材料的投资,更有利于降低成本。

马瑞强:种地的博士

马瑞强开始带领他的团队组织土地转让。与农民以及拥有农田使用权的当地企业交谈。"几乎已经尽了一切努力,说了一千个字。"跟随来自北京的马瑞强在农村创业的成龙(音)知道,从公司转让的1.5万亩土地很难分得。“我们不仅与老农民分享公司,也与农业专家分享。现在30多个大农户平均耕种500亩土地,使这里的土地变得肥沃。

马瑞强:种地的博士

或许是等待着农民契约意识的彻底觉醒,马瑞强把目光投向了荒地的改造。努力工作会有回报。他们在内蒙古杭锦旗发现了一片闲置的8万亩盐碱地。马瑞强说:“我们的专家团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虽然仍有许多困难,但我很享受拓展疆域的感觉."

标题:马瑞强:种地的博士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2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