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08字,读完约8分钟
最近几个月,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叙利亚危机、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以及中东的紧张局势导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5月17日,布伦特原油价格突破80美元/桶,创下2014年11月以来的新高,纽约wti期货价格也突破70美元/桶。未来国际石油市场将如何变化?油价上涨将如何影响中国?相关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进一步考虑。
油价上涨的原因及未来发展趋势
本轮油价上涨激烈且出人意料,主要驱动力是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4月之后,中东局势继续紧张。首先,美国、英国和法国对叙利亚政府的军事目标发动军事打击,然后也门胡塞武装部队对沙特阿拉伯油轮和石油设施发动导弹袭击,然后美国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并恢复对伊拉克的制裁。这些突发事件正在影响市场神经,增加投资者对石油供应的担忧,而投机基金则借机投机,制造更多石油期货,逐渐将油价推高至高点。
事实上,市场没有理由担心供应。今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世界石油需求快速增长。国际能源署预测,2018年全球石油需求将达到每天9930万桶,大大高于2017年的每天9780万桶。在供应方面,由于欧佩克更好地执行了产量限制协议,委内瑞拉大幅减产,欧佩克原油产量近几个月持续下降。2月份,该组织每天生产3210万桶原油,3月份为3204万桶,4月份降至3193万桶,从而抵消了美国原油产量的增加。世界石油市场正从最初的供过于求转向供需平衡、略显紧张的方向。全球石油库存的下降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目前,经合组织的石油库存已经下降到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美国的石油库存正在接近这一目标。
从未来发展来看,需求增长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未来地缘政治风险将继续存在。尽管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最近发出了放松减产的信号,但伊朗核危机、委内瑞拉减产以及美国对委内瑞拉的制裁将限制欧佩克释放产能,而美国页岩油正接近年度产量上限。管道运输能力不足和资本支出不足将严重影响生产的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判断,未来一年世界石油市场仍将处于紧张平衡状态,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当然,产油国不希望油价上涨过快,因为过高的油价将刺激消费国开始使用替代能源,并抑制石油消费。
高油价对中国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油价上涨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居民的消费支出,从而对生产、消费、出口和投资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进而抑制整体经济增长。同时,它还会导致物价上涨,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政府宏观调控的难度。
根据国际能源组织的数据,如果原油价格每桶上涨10美元,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下降0.8个百分点。
最近,国际油价上涨导致美国通胀预期升温,这也将加快美联储加息缩台的进程,进而缩小与中国的利差,促使人民币出现小幅贬值趋势,可能导致部分国内资本外流,对股市和外汇市场形成挤压效应,扰乱金融市场。
高油价也增加了中国能源进口的成本,特别是在美元升值和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总体贸易顺差将会收窄。据海关统计,今年前四个月,中国原油进口总额达719.8亿美元,同比累计增长32.3%。
从特定行业的角度来看,油价上涨对运输业的影响最大,尤其是空航空业和航海业,在这些行业中,燃油成本占公司运营成本的相当大的比例。在过去的两年里,空航空公司的利润增加了。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了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油价处于低水平,空航空公司可以通过低票价刺激客流的增加,但这种成本转移在未来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且油价的上涨会很严重;其次,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工、塑料和纺织行业也会受到负面影响。目前,这些行业需求疲软,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原材料的涨价很难完全传导到产品的价格上,利润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有的甚至遭受损失。
相应地,石油开采和炼油行业是本轮油价上涨的最大受益者。在过去的三年里,石油价格一直低迷,中国许多大型油田相继遭受损失。2015年胜利油田亏损92亿元,2016年大庆油田亏损25亿元,部分油井被迫关闭。今年以来,随着油价上涨,国内大量油田扭亏为盈,逐步走出发展困境,炼油企业利润不断提高。在目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下,特别是在40-80美元/桶的范围内,原油价格的上涨可以顺利传导到成品油价格。
对策和建议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实现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不仅要依靠科技创新来提升产业结构,还要应对劳动力、土地、资源和能源瓶颈的挑战。因此,面对国际油价上涨的趋势,我们应该有所防范,早做准备。
节能降耗,控制能源消耗过快增长。油价上涨意味着中国整体经济运行成本将增加,这将对生产、出口和流通等诸多环节带来新的挑战。在70美元时代,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做好节能和提高能效工作,在全社会倡导节能风尚,开展节能活动,通过各种政策措施促进节能产业发展,依靠技术创新提高和改善能效。同时,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和限制高能耗、高油耗行业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快供方改革,减少产能过剩,全面控制能源消耗过快增长。
加强国内资源开发,提高自主能源供应能力。2017年,中国进口了4.2亿吨原油,石油依存度达到69%,天然气依存度接近40%。显然,这一比例在未来将继续扩大,如果油价继续上涨,中国的能源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有必要加大国内油田开发力度,加强技术创新,深入挖掘老油田潜力,逐步开放油气勘探,引入多种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寻找更多国内资源。同时,积极发展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立足于独立供应,灵活应对高油价和能源安全的挑战。
逢低吸纳,加快战略石油储备建设。战略石油储备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它不仅能应对短期石油供应冲击,还能稳定国内石油价格的异常波动。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加强战略石油储备建设。截至2017年底,中国战略用油量已达到3773万吨,但仅相当于40天的使用量,远未达到国际能源组织规定的90天安全线。当前,国际形势动荡,油价跌宕起伏。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逢低吸纳,进一步扩大战略石油储备,推动中国石油安全再上新台阶。
扩大从美国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减少贸易摩擦。最近几个月,中美贸易充满波折,摩擦不断。然而,我们最终就加强能源合作达成共识,并决定进一步扩大美国对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这对于正在积极建设多元化能源供应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在当今世界,美国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能源供应国。到2022年,美国原油出口量将达到每天400万桶,是目前水平的四倍多。从2025年到2035年,美国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国。尽管从出口到中国的运输距离很远,但美国的原油和天然气价格极具竞争力。2017年,亚洲市场的液化天然气平均价格约为每百万英国热量单位9美元,而美国的市场价格仅为每百万英国热量单位5.9美元。从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可以看出,美国的wti价格明显低于布伦特原油价格,这为中国扩大从美国的能源进口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国际油价正处于新一轮上涨周期的初始阶段。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扩大对美国的能源进口,使之成为促进中美贸易平衡发展的重要起点。
然而,为了扩大美国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必须首先解决一些基本问题。例如,美国生产的原油多为轻质低硫原油,近年来,中国沿海炼油厂改扩建的设施多倾向于加工重油,因此有必要对现有设施进行改进和调整。其次,目前中国沿海液化天然气接收、储存和运输设施不足,这也可能限制进口增长。因此,必须动员一切力量,吸引各种资金,加快天然气进口接收设施的建设。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对接收站的运营困难给予适当补贴。最后,必须加快国内天然气价格改革,这是国有石油公司对进口担保和供应缺乏热情的重要原因。要理顺非住宅燃气价格,有序放开液化天然气气源价格,逐步建立阶梯价格、季节性差价、峰谷价格、可中断价格和燃气差价,进一步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标题:突破70美元!油价走向何方?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20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