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4字,读完约3分钟

国务院发布文件,放宽自贸区外资准入限制,进一步优化商业环境

按下自由贸易区法治建设中的“快进键”

自由贸易试验区应建立一个“法治、国际化和便利”的商业环境,“法治”是重中之重

相关法规的调整是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进程,促进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的必然结果

最近,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临时调整国务院批准的有关行政法规、国务院文件和部门规章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将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部分调整内容延伸至7个新的自由贸易试验区,部分调整内容适用于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自贸区法治建设按下“快进键”

“这一调整涉及采矿、制造、运输、信息和商业服务、金融、科学研究和文化领域的进一步开放。这将为相关企业提供更多商机,改善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营商环境。”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龚百华表示,这一调整进一步完善了自贸区试点的法律保障,同时也标志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自贸区法治建设按下“快进键”

中国目前有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2017年6月,经国务院修订调整后,2017版负面清单进一步将专项管理措施的数量从122项减少到95项。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有关授权,国务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9月和2016年7月对自贸试验区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临时调整。

自贸区法治建设按下“快进键”

2013年9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率先试行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如今,上海自贸区改革红利泛滥,企业不断被“引进”。据有关部门统计,上海自贸区成立4年多来,新增海关注册企业18000多家。目前,上海自贸区海关注册企业总数超过2.7万家。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上海自贸区新注册的海关企业数量翻了一番。

自贸区法治建设按下“快进键”

国务院发布的《决定》与2017版负面清单的调整相一致。龚百华认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逐案审批”模式。为了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一个“法治、国际化和便利化”的商业环境,“法治”是重中之重。负面清单确定了在促进改革中法律基础和法治之间的平衡。

自贸区法治建设按下“快进键”

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所副所长孙远新表示,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发挥了关键作用,配套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与国内外资本一致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商业登记改革、事后监管等。制度创新已经产生了巨大的能量。

自贸区法治建设按下“快进键”

根据《决定》,自由贸易区将加快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创新,并根据互惠原则逐步放开船舶类别准入;允许外国投资者投资设立航空空运输销售代理企业和航空空货运仓储、地面服务、航空空食品及停车场项目;允许在自贸试验区设立外商独资娱乐场所提供服务;允许在自贸试验区注册的符合条件的中外合资旅行社为中国大陆居民(台湾除外)经营出境旅游业务;允许外商以独资形式从事加油站的建设和经营;取消对外资银行机构人民币业务开放年限的限制。

自贸区法治建设按下“快进键”

目前,作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自贸区通过深化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核心的外资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外资准入的开放性、透明度和可预测性。专家表示,相关法规的调整是加快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进程、促进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的必然结果。

自贸区法治建设按下“快进键”

“外商投资便利化程度大大提高,自贸区吸引外资引擎作用明显。”商务部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所所长崔表示,2017年1月至11月,自贸试验区新增外商投资企业6366家,占全国的20.7%,实际利用外资915.1亿元,占全国的11.4%。商业环境的整体优化进一步激发了市场创新的活力和经济发展的动力。(记者李万祥)

自贸区法治建设按下“快进键”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朱颖

标题:自贸区法治建设按下“快进键”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