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31字,读完约6分钟
近年来,对气候变暖和碳排放的关注为新能源的发展注入了活力。随着对R&D的稳定投资,相关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新能源利用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现有能源系统的重要补充和替代力量。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如何实现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互补和高效结合,已成为国际能源转型的现实挑战。与此同时,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高效、协调的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国内能源企业的重要命题。
6月初,第十三届上海snec国际光伏展如期举行,国际新能源解决方案平台ines(以下简称“平台ines”)也迎来了主题为“创新合作、共建商务、照亮世界”的两周年大会。
Ines是一个互补的利益联盟,它以全球优质资本和领先的电力技术为纽带,通过国际新能源的全行业整合,有效整合国际新能源产业的需求和供给。Ines是一个由所有参与者自愿组成的非政府和非营利合作组织。
据了解,该组织的诞生从一开始就基本包括了光伏、风电、储能、建筑、设计、施工和信用保险等新能源产业链环节的龙头企业。正如其目标所述:努力创造一个创新的全球新能源生态系统。
平台ines董事长、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冬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能源革命是第四次产业革命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新能源也是能源革命的一个特征,也是电力的未来。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冲击。中国是一个电力制造大国,在可再生能源和水电领域位居世界第一。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我们的制造能力是第一位的,我们在全球新能源中的地位也不是第一位的,但我们一直在被动地跟随西方人征服世界。例如,中东的大多数新能源都使用中国产品,epc和资本都是中国的,但成功的开发商不是中国人。
宋冬生说:“我们应该改变这种状况。无论是为了中国电力建设的未来业务,还是为了中国新能源的未来,我们都有责任改变这种局面。”
基于这种情况,国际新能源解决方案平台ines应运而生。
如今,平台的数量已经从7个增加到13个,这为中国能源企业开辟了一条重要的出海通道。该平台由电力建设国际、中信保险、华为、金风科技、阿泰斯特、龙基、电力建设贵州工程等企业联合发起,经国务院2019年1月决议后,明阳风电、金高太阳能、宁德时报、康恒环境、华东院、江西电力建设加入。该平台秉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价值创造”的理念,将全球新能源领域有意交易资源、资产和资本的相关企业、机构和个人联合起来,实现全球新能源产业的互利合作和共赢,以优质的国际资本推动国际绿色可再生能源项目落地,以项目落地最大化国际资本回报,从而实现全球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由于其国际地位和市场地位,自然成为该平台的第一个董事单位。
宋冬生还表示,在全球可持续能源发展过程中,中国企业不仅要依靠自身能力,还要积极寻求成功的全球合作伙伴的共同发展。在平台建立之初,成员企业也是利益和命运的共同体,秉承“讨论、共建、共享”的原则,一起讨论事情,一起开发项目,一起登陆项目,分享成功的喜悦。我们的初衷不变,我们将继续坚持“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则和开放的理念,共同把ines平台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能源平台。
截至目前,共有41个平台间合作项目,总容量为73.32亿瓦,其中16个签约项目总容量为26.65亿瓦,25个联合推广项目总容量为46.68亿瓦。
说起这些项目,宋冬生有很多宝藏,比如越南的光伏项目、阿根廷的风力发电项目、巴基斯坦的光伏和风力发电项目、欧洲的项目等等。
宋冬生将这些成就归功于平台的力量。在他看来,只有平台出现了。去年,中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在海外收购了这一370万千瓦的中国企业。如果没有平台,每个人只能以不同的方式履行自己的职责,他们只能是供应商、设计师、施工人员等。然而,通过这个平台,我们作为一个团队出海了,并真正实现了中国的全球能源转型计划,这也真正实现了中国。
当前,国际能源产业正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全球能源格局正在迅速重塑。气候变化、油价波动、能源革命等事件推动能源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
绿色、低碳、高效、可再生是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能源转型面临着协调处理与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以及全球能源结构失衡和区域新能源发展政策协调的问题。
宋冬生对自己在短时间内取得的成就并不满意,甚至看到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他告诉记者,当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时,地球上仍有10亿人没有电。仅撒哈拉以南非洲就有近5亿人用不上电。
“作为一个大国,中国有责任。作为电力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电力建设也有责任。同样,我们的新能源领先企业也有责任考虑全世界数亿人的用电量。”宋冬生有力地说道。
根据宋冬生的分析,新能源的出现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途径。传统能源很难解决这个问题。这10亿人口偏远、分散,交通不便。显然很难用大电网覆盖它。然而,随着新能源的出现,这些问题将很容易解决。同时,它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所以我们需要一群有抱负、有感情、有责任的人来努力,而我们中国人和中国的能源企业正好符合这个特点。
数据显示,中国电力建设在全球120多个国家有在建项目,有2600多个合同在建。它无疑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先锋。其海外业务发展已深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其海外项目也已深入融入东道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宋冬生还承认,自平台建立以来,中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也一直是受益者,新能源产业的产能有了很大提高,新能源业务发展迅速。我们在新合同、营业收入和利润方面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在这一成长过程中,新能源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同时,平台上的合作伙伴也分享了这一成果。
现在,作为平台的领导者,我再次深入整合资源,出海,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的计划和中国的智慧,解决全球无电人口的脱贫问题。
“自平台建立以来,平台企业的积极性一直很高,他们都在竞相举办活动和洽谈项目。所有的合作都是增值的,模式也是创新的。”宋冬生欣慰地说话了。
展望未来,宋冬生提出了一项倡议。首先,他发起建立了新能源绿色空间基金。其次,他加强了国家和项目层面的合作,研究了在关键国家和重大项目上更紧密的合作,甚至约束合作、标前协议等措施,以形成一个真正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
编者:纪爱玲
标题:INES构筑创新生态圈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