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给河北带来了什么?

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完成造林280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952万亩,配套荒山1853万亩。目前,河北省已初步建成保护京津的绿色生态屏障,农田防护林体系日趋完善。干鲜果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林果富民产业突飞猛进。

退耕还林为河北带来了什么?

沙地明显受益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明显有利于沙区。

过去,在丰宁满族自治县小坝子乡,“沙埋屋,猪爬墙”,农民饱受风沙之苦。目前,小坝子的森林覆盖率从16.6%提高到29.6%,林草覆盖率从35%提高到70%。过去,“黄沙满天,流沙塌屋”的沙尘暴通道,已经变成了一条绿绿的走廊,绿绿的眼睛。

退耕还林为河北带来了什么?

20年来,河北省以退耕还林工程为重点,实施农业、水利等领域的综合生态建设工程,以坡、沟、谷、河为单元,综合治理“山水、林、湖”,努力建设高效稳定的生态防护林体系和森林生态系统。

退耕还林为河北带来了什么?

河北省林业工程管理中心主任张海告诉记者:“与2000年相比,退耕还林工程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了6.5个百分点,达到33.5%。围场、康保、固原等重点工程县森林覆盖率提高10%以上,冀蒙边境形成近300万亩防风固沙林带,初步形成阻挡风沙南下的第一道生态屏障。太行山和燕山地区森林植被恢复迅速,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28.1%和47.5%,水土保持能力明显提高。如今,京津“三大活水流域”的水质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密云水库始终保持着二级水质。”

退耕还林为河北带来了什么?

根据国家发布的沙化土地监测报告,2000年以来,河北省沙化土地分别减少了580.5万亩和919.4万亩,是全国沙化土地减少最明显的四个省份之一。张家口和承德地区已经从沙尘暴加强区转变为沙尘暴减弱区。项目区298.6万亩严重沙化土地和256.7万亩15岁以上坡耕地得到有效治理,3100万亩耕地和495万亩草地得到林网保护。据观察,在相同条件下,有林网保护的作物产量比无林网保护的作物增产10%-30%。

退耕还林为河北带来了什么?

张海表示,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结果显示,河北省每年节约用水49.16亿立方米,总固沙固风量10207.59万吨,固碳量851万吨,释氧量140.87万吨,污染物吸收量18.3万吨,总生态效益价值970.8亿元。

退耕还林为河北带来了什么?

促进林业发展

"我在果树下养的2000只柴鸡,每公斤能卖30元."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张家湾乡八头沟村的村民兴奋地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围场县共实施退耕还林110.5万亩,森林面积797万亩,人均林地面积15亩,森林蓄积量52立方米,相当于每人节约一万多元的绿色银行。全县四道沟乡开发金红、黄太平等时令水果3.6万亩,年产水果6万吨,产值70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000多元。全乡有200多户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林果农户。该镇的贫困率从2000年的35.5%下降到0.6%,与2000年相比,贫困人口减少了2,906人。

退耕还林为河北带来了什么?

围场县已成为河北省许多县(市、区)的缩影,这些县通过退耕还林、多种经营实现了增收致富。

河北省不仅把退耕还林作为生态环境恢复的重点工程,而且通过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

河北省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具有区域优势和较强竞争力的名优水果。太行山和燕山山脉以核桃和板栗为主,桑阳河流域和沿海地区以葡萄为主,冀中平原以梨和枣为主,全市以桃和樱桃等季节性杂果为主。全省四大水果基地建设面积近750万亩,林纸原料林基地500多万亩,质量提高310万亩,有效促进了全省林果业的区域布局和基地生产

退耕还林为河北带来了什么?

歙县抓住退耕还林机遇,开发核桃47.3万亩。目前,歙县已培育了8个核桃专业镇和100个重点核桃专业村。2018年,歙县核桃产量达到1.9万吨,产值近5亿元。核桃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的支柱产业。

退耕还林为河北带来了什么?

2017年,河北省林业总产值达到1523.5亿元,比2000年增长13倍。项目区有9,200多家与森林有关的工商企业,7,979个木材和产品经营单位,175个水果专业批发(贸易)市场,223个水果仓库和21,500个水果经纪人。林果业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和经济的重要支柱。

退耕还林为河北带来了什么?

近年来,各地充分利用退耕还林成果,大力发展水果采摘、生态、森林健康、冰雪旅游等新的经营形式,建设了一批观光采摘园和森林休闲旅游园。其中,省级观光采摘园1000多个,接待农家、观光采摘、乡村旅游游客4169.7万人次,收入100多亿元。(记者孙戈通讯员许立群)

退耕还林为河北带来了什么?

编辑:张洋

标题:退耕还林为河北带来了什么?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