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8字,读完约3分钟

隆冬时节,记者来到帕蒂古丽·布塔基家做客。芳香的花茶、香甜的无花果酱和孩子们嬉戏的身影勾勒出家庭的幸福...

帕蒂古里·博塔吉,57岁,住在新疆阿图什市松德镇阿齐汗村。她和她儿子的四口之家住在一起,依靠当地丰富的无花果来增加家庭收入。这家人种了3.2英亩的无花果树。去年,只有一棵无花果树的净收入为15000元。加上儿子和儿媳的工作收入,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整个家庭摆脱了贫困户的帽子。

“糖包子”变身“金果果”

阿齐汗村被称为“无花果之乡”。这里的无花果又大又多汁,又甜,形状像包子,被村民们称为“糖包子”。正是这种“糖包子”,给当地农民增收带来了巨大的活力,成为扶贫不可替代的重要产业。

“糖包子”变身“金果果”

无花果在室温下的保质期很短,只有一两天。过去,当无花果成熟时,村民们会自己采摘水果,装在盘子里,带到路边出售。因为集中上市,它不能卖个好价钱。在最便宜的时候,一个无花果只能卖两三美分,赚来的钱只够维持基本生活。2018年,村里以150万元人民币建成了一个无花果交易市场,吸引了外国商人。一个无花果可以卖1.5-2元。

“糖包子”变身“金果果”

2016年,政府出台了财政支持政策,为每个贫困家庭提供1万元启动资金,鼓励贫困农民加入无花果合作社,并向加入合作社的贫困家庭发放红利。

在这项政策的吸引下,拥有多年无花果加工和销售经验的图尔孙·朱玛和他的儿子看到了这个机会,并提交了成立水果行业专业合作社的申请...经批准,15户贫困户加入了合作社,政府投入15万元扶贫资金,用于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糖包子”变身“金果果”

谈到成立合作社的初衷时,图尔孙·朱玛说:“自从我们的祖先以来,我们一直靠加工和销售无花果为生,我们一直苦于无法扩大生产。现在有了政策支持,每个人都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糖包子”变身“金果果”

阿齐汗村党支部书记阿布里米·阿布杜瓦里说,参加合作社工作的农民每年在合作社工作两个月,月薪1500元,外加每年700元的分红,一年内可以从无花果合作社获得3700元的净收入。这些农民可以在其他时间出去工作或做其他工作。

“糖包子”变身“金果果”

图尔孙朱玛动情地说:“35年前,我刚结婚的时候,一个五口之家住在两座土坯房里,只有一头驴。”加工和销售无花果一年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家庭生活。”他说:“合作社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去年我的净收入是7万元。加上儿子和女儿的其他商业收入,全家每年的净收入为15万元。现在,这家人住在一起,有15栋房子,两辆汽车和五六辆摩托车。生活比无花果更甜蜜!”

“糖包子”变身“金果果”

阿齐汗村的变化更加喜人:通过村民的辛勤劳动,世世代代种植的无花果成为致富的“金果”——无花果产业的综合发展增加了村里338户贫困户的收入。目前,村里所有的贫困户都脱帽致敬,日子越来越好了。(江山)

“糖包子”变身“金果果”

人民日报(2020年1月3日06版)

编者:纪爱玲

标题:“糖包子”变身“金果果”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