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0字,读完约4分钟
玛德琳(左)看着田里收获的莲藕。(郝颖灿摄)
群山环抱,水环绕着田野,道路在山坝中笔直向前延伸。把车停在刘阳河畔,仰望山脚,用石墙和瓦片建造石村,你将到达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本寨村。
石墙、石砖、石街、本寨村和石头有着不解之缘。村子里有许多塔,古巷很深。“原来是一个军营。为了准备战争,敌人来了。我们是一座堡垒。”村党委书记棉兰说。
本寨村起源于明朝军队对南方的征服。如今,荆歌角的声音是冰冷的,但军队对南方的征服却在这里定居、耕耘、提高,并出土了延续了600多年的“明代历史活化石”。
说到这个村子,我们不能绕过老支部书记马德琳。72岁,大步向前,让人感觉健康。
"读书,做生意,吃顿监狱饭,做个村官."用老支部书记的话说,有一种戏谑的幽默。“文革期间我在监狱里呆了三年。改革开放后,我在商业上赚了一些钱。我在1983年回到这个村子,想为我的家乡做点什么。”
本着公平处事的原则,梅院长于1985年入党。“入党后,我做了两件事,拿出一些积蓄来打扫村里的卫生,然后修理老房子。”
村里人均有四分,外出经商已经成为这个村子里一些人的无奈选择。赚钱回家,首先想到的是拆除旧房子,盖一栋新房子。棉兰扭曲了他的脸。“这是哪条线?我做生意的时候,也跑过很多地方。当人们参观古建筑时,他们会收集门票。”他认为,当时村里的古建筑有600多年的历史,必须保存下来。
不管是好是坏,家人都被说服了,棉兰在村子里找到了几个老人,并召集全村的人发誓。更不用说这个把戏真的管用了。尽管20多年来村民们一直在村子旁边建造新房子,但没有一栋旧房子被拆除。正因为如此,本寨村于2001年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能够“定居”和“留在外面”,棉兰说他将来会在他的祖先面前挺起胸膛。2003年,西电东送工程不得不穿过空寨子,在寨子入口处不得不修建一座铁塔,棉兰断然告诉他们这是不可能的。
“你是谁?你知道这个项目是什么吗?”
"我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人们没想到老人会搬出《文物保护法》。
工程的施工方不能啃这块“老骨头”。无奈之下,线路终于改道了。
这个古老的村庄已经被完全保护了,但是村民们改善生活条件的意愿越来越强烈。随着时代的发展,村民们再也无法抑制拆房建新房的趋势。
"你能建一个新的村庄,安置村民和发展工业吗?"建设一个新的村庄——这个想法从2000年开始就在棉兰的脑海里。
有了这个想法,玛德琳开始管理部门和寻找项目。努力工作会有回报。自2006年以来,随着选址工作的开始,新村庄的建设已经开始。然而,当项目进展顺利时,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缺乏了解已经成为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最大障碍。面对这个难题,棉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他的儿子和亲戚开始。
结果,我儿子和几个侄子侄女带头转让土地,搬进了新房子。“这栋老房子的上下楼层加起来只有40平方米,里面挤满了一家六口人。石板瓦屋顶在晴天时是灰色的,在雨天时会漏雨。与前一个相比,目前的情况是双重的。交通也方便多了。米车被直接拉到大门口。”
在做思想工作的同时,梅院长还通过优惠政策和完善规划解决了群众关心的问题。“在村民提出征地后发现困难后,我们按照相关政策帮助他申请了低保和养老保险,村民提出了建牛栏。我们已经改善了猪圈等问题。”
看到人们一个接一个地搬到新家,越来越多的村民搬了下来。这个新的村庄占地70多英亩,面对着河对岸的老村庄,努力保持其建筑风格与老村庄的统一。
“农村工作很难做。要谈做了三十多年村支书的经验,关键是要干一碗水,吃个亏,不要计较。”棉兰说:“人活着是为了精神,否则什么也做不了。”
最初的标题:棉兰:守护600年历史的村庄(先驱足迹和核心价值观实践者)
(编辑:刘)
标题:贵州老村支书梅德安:守护600年古村落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