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81字,读完约6分钟
十八大以来,农村金融改革进入加速通道,特别是十九大提出的农村振兴战略,为农村金融改革指明了方向。一直以来,农村金融改革所涉及的问题是多维的、复杂的,不仅包括农业和农村的转型因素,还包括金融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以及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因此,这样一个多层次、多视角的领域一直吸引着最高决策层、监管部门、政府部门以及专家学者的关注。
8月23日至25日,第十三届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论坛在云南昆明举行,与会者主要是农村金融领域的专家学者。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农村金融:70年回顾与新时期发展”。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农业、农村和农村金融改革的演变,并基于以农村金融为重点的农村振兴战略,展望了未来30年农村金融的发展趋势。
产业振兴与金融支持相辅相成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所副所长、原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管理司司长张洪宇在论坛上表示,工业是农村振兴的关键基础。农业产业发展有着坚实的基础,包括粮食和重要农产品问题基本得到有效解决,农业供给结构改革阶段性取得显著成效,新产业和新业务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农村工业已进入绿色产业阶段,脱贫取得巨大成就,农民收入大幅提高。
在谈到金融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时,张洪宇说,由于实施了农村振兴战略,农村产业发展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金融供给也必须随之变化。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体现在金融需求的增加(主要指小额信贷需求向大需求转变)、短期需求向中长期需求转变、单一需求向多元化需求转变。供给的变化是制度改革的创新(即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化)、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和服务的多维创新。张洪宇建议,农村金融支持产业发展需要转变思维,包括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优化金融环境的迫切需要、制度和产品创新的可持续性以及改善金融服务的必要性。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文光认为,产业振兴是农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未来农村金融需求主要来自产业振兴。这种需求的具体体现包括传统产业的规模、基于专业化的创业需求、基于产业链延伸的新主体、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特色产业的规模和技术升级、产业集群的培育、工业化综合体的发展和特色城镇的建设。文光还建设性地提出了产业振兴的“六大模式”,包括第一、二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模式、农村复合模式、延伸产业链模式、工商资本驱动模式和“农业+特色镇”模式。
普惠金融视角下的农村金融服务振兴
何文光还在论坛上表示,在农村振兴战略中,普惠金融需求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他对普惠金融做了进一步解释——普惠金融是一种模式,它允许那些不享受或不完全享受金融服务的人有机会在需要时以合理的成本获得有尊严和连续性的金融服务。文光强调,作为普惠金融的对象之一,农村弱势群体需要机会,即获得有效金融服务的机会,而机会比成本更重要。
对此,认为,贺一方面从全县总量来看,财政供给十分充足;另一方面,从需求角度看,更多农村用户的金融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这是基于普惠金融理念的农村振兴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将市场化选择与社会责任的发挥相结合,处理好政策导向与现实的矛盾,处理好政策性金融与市场化金融的关系。此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在金融规则正在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有必要把握金融的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为农村振兴提供支持和保障。
文光强调,农业产业投资周期长,短期内难以看到回报。农村地区普遍缺乏法律意义上的标准化抵押品,因此仍属于普惠金融服务范畴。为了满足农村振兴的资金需求,我们应该从需求方面考虑。未来,金融服务应该依托大平台,采用大连接的方式。在“数据为王”的背景下,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成本将考验传统金融机构的转型能力。
新时期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吴军认为,新时期发展农村金融,首先要从农村金融的内涵转变入手。他认为,农村金融的内涵应该指向县域金融,这也是支持产业发展、城市化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农村金融的内涵应尽快丰富和完善非信贷服务的内容,这也是新时期农村金融改革的要求之一。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郭培表示,要进一步改革农村金融政策体系,顶层设计要符合农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同时,要推进农村金融立法,解决部门间政策分离的问题。此外,要大力发展农村直接融资市场,改变单一信贷服务的局面,让债券、期货、股权等投资手段多层面服务于农村振兴。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明贤建议,应借助金融技术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她认为,目前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已经提高了/0,金融技术的发展为普惠金融提供了新的机遇。虽然目前网络金融领域存在诸多问题,但不能否认其对金融改革的积极推动作用。金融科技创新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也带来风险,需要加强监管措施。同时,金融技术在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具有巨大的积极意义,但弱势群体也可能存在数字鸿沟问题,需要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数字知识普及的问题。
西北A&F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建超提出,要通过金融支持农村振兴,必须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创新担保方式,同时建立和完善农业信用担保体系;此外,有必要结合保险和其他手段来解决风险管理和控制的问题。他还建议培养农村银行家,即既懂农业又懂农村和金融的银行家。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林乐芬建议加强农业保险的创新。她认为,产业振兴有赖于新的商业实体变得更强大。经过调查研究,“融资难”并不是新企业面临的主要经营问题。当它逐渐形成适度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时,其抵御风险的能力是主要的缺点。因此,农业保险的创新对于农村金融适应农村振兴的要求更为重要。
标题: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金融导航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0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