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业振兴离不开金融支持。近年来,中国大力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快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获得性和满意度不断提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如中小金融机构供给不足、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较少、农村和贫困人口融资困难等。提高金融服务农村产业振兴的能力和效果,关键在于深化金融供给方的结构改革,建立金融服务农村产业振兴的长效机制。
优化农村金融制度体系。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少、业务比重低,是农村产业振兴金融服务的不足。优化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应坚持扩大金融机构的增量,提高现有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在扩大增量方面,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积极发展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探索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稳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试点;发展天使等新兴金融形式,在初期加大对小微农村企业的融资支持。在存量增加方面,推动传统商业银行建立普惠金融部门、小微支行和社区支行,提高“三农”业务比重;充分发挥发展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积极作用,为农村交通、农田水利、农村饮用水、农村物流、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项目提供有针对性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作用,拓展金融服务农村产业振兴的广度和深度。
优化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目前,金融机构在向农村地区提供信贷产品时,普遍要求抵押担保,产品和服务单一,难以满足农村产业振兴的需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为农村产业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个性化、差异化、个性化的精准服务。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金融技术,优化信贷流程和信用评估模型,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和服务便利性。推出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满足贫困家庭生产、创业和就业的合理融资需求。针对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和高市场风险,鼓励农业保险产品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保驾护航。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总结推广“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和集体管理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经验,提升农村市场主体融资能力。
优化金融风险防控体系。金融支持农村产业振兴是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延续和深化。这也是优化各种金融资源组合、进入新的发展领域、服务新的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践。它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高度的不确定性,容易形成新的风险点。因此,必须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放在首位。围绕涉农领域风险识别难题,建立广泛的风险监测和识别网络,促进金融风险识别与农村综合治理的互联互通,准确识别各种潜在风险;重点振兴农村重点产业,优化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机制,特别是在抵押物认定、融资期限设计、金融产品定价等方面加强创新。,提高金融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的安全性和针对性;围绕农村金融风险着火点低、规模小、传递快的特点,建立健全风险应急机制,及早纠正和解决各类“小问题”,避免长期拖延和蔓延。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县是农村工业振兴的主战场,也是一个容易发生各种非法活动的地区,如逃避银行债务和非法集资。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农村,应着眼于县域金融供给任务重、金融生态脆弱的双重特征,着力疏通金融供给渠道,大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应将商业可持续性和风险控制作为金融支持农村产业振兴的基本原则,并严格查处各种恶意逃废金融机构债务和欺诈性使用金融资源的行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司法审判程序,提高金融领域相关案件的审判效率。要加强县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金融技术应用、机构网点布局、金融机具布局、金融知识普及、金融政策宣传等方面,提高农村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胡进喜是青岛大学党委书记,也是山东大学省级新智库区域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人民日报(2019年10月31日09版)
(原标题:建立振兴金融服务和农村工业的长期机制(每个人都写道))
编者:纪爱玲
标题:建立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长效机制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scj/1177.html